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小苹果成就大产业 ——亲历者讲述铜川苹果30年发展史

2018-06-15 11:21  铜川日报

众所周知,铜川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业带中心,是世界级多种北方水果最佳优生区。“陕西苹果优,铜川苹果好”早已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可。但是谁曾知道,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苹果在我市还算是“稀罕物”,市农产品公司每年还要从山东等地采购几十万斤苹果供应铜川市场。

从1984年开始,我市农村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开始广种苹果。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苹果种植面积达到了万亩以上,经过估算,当年我市晚熟苹果可产六七百万斤。经过30年的发展,苹果已成为铜川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基础最实、效益最高的产业,成了富民强市支柱产业。

为解决苹果销路,当时在市供销社所属市农副产品公司负责果品等购销工作的王希栋,向当时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汇报,建议召开挂果的各县、区和乡镇干部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搞好眼前的丰产丰收,要求市供销社千方百计地开拓市场,把当年苹果卖出去。

“当时我们组织有关干部认真研究分析后,确定主要瞄准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开拓市场。因为这些地方消费需求量大,且当地不产苹果,当时我们提出的奋斗目标,就是‘千万斤苹果过大江’。”王希栋老人回忆,他把这件事向时任铜川市委书记支益民和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正照作了汇报,得到了他们的认同和支持,两位领导还分别向时任杭州、南京市的有关领导写了信,为此事牵线搭桥。

于是,王希栋与同事们一起,分赴江南卖苹果。王希栋回忆说:“在杭州,当地人对我们带去的黄元帅苹果非常认可,《杭州日报》还登载了铜川苹果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的报道;南京方面还组织人员到铜川考察苹果质量;上海黄埔区也同意向他们发货。江南市场有望,我们心里一下就踏实了。”

回到铜川以后,市供销社专门调整加强了农副公司的领导班子,大家奔波在全市果园,夜以继日集中发运,让几百万斤红富士苹果流入江南市场。

如今,我市确立了“转方式、调结构,扩矮化、减乔化,提质量、增效益”的发展思路,计划用5-10年时间,推广矮化苹果集约化栽培10万亩,实现传统乔化苹果向矮化苹果栽培模式的转型升级,实现辉煌之后不走下坡路,产业接续不间断,继续延续着铜川果业的发展。(本报记者 焦悦)

全站热点
镇安因地制宜培育小众产业 实现农户产业全覆盖

2018-06-15 08:19阅读

周至县长陈旭辉主持召开西南塬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题推进会

2018-06-14 16:23阅读

灞桥纺织城街道组织辖区各社区(村)举办第一期“平安地图”大比武擂台赛

2018-06-13 19:36阅读

灞桥区科技局赴南京、杭州考察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2018-06-12 14:36阅读

蓝田县安委办组织举办2018“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经验交流会

2018-06-11 10:35阅读

碑林区食品药监局召开烧烤夜市大检查大整治工作部署专题会议

2018-06-08 19:51阅读

阎良区举办《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版》现场培训班

2018-06-07 14:2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