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从哪来”
经费紧张是国内民间流浪狗救助者所面临的普遍问题,蒋宏的红石榴救护中心也不例外。
2月15日除夕夜,正好是救护中心给员工发工资的日子,可发工资的钱在哪?
蒋宏心里还没底。最近一旦闲下来,脑海里总想着“钱从哪来,钱从哪来”。2月6日那天,蒋宏和员工发生争吵,连日来的愁苦和烦恼倾泻而出,紧握着拳头一拳接一拳向大铁门砸去,直到砸出了血才停了下来。
这位已56岁的女人,个子不高,戴一副小框眼镜,急性子,稍有点不顺心,就会让她逼近崩溃边缘,心中苦闷与怨气顿时宣泄而出。
4名饲养员和1名晚上看院子的员工,一个月要发近1万工资;加上场地费、狗粮、水、电等开销,救护中心一个月需要近3万元才能维持运转。
2月9日中午,蒋宏从市区采购回来,带回一个好消息。之前在市区一商场开展集中领养活动时,商家赞助的一笔钱快领到了,刚好解了此次燃眉之急。
蒋宏坦言,红石榴救助中心的运转,基本可以依靠开展一些活动获得的经费,以及来自社会的捐款、捐物维持。
蒋宏表示,从救护中心创办至今,她一共就发起过两次网络众筹,一次是众筹对中心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一次是用于年终的工人工资,两次筹款6万余元。
来自社会热心人士的每一笔捐款、捐物,蒋宏都会记录在册,并对外公布款项和物资用处。
“我们不卖惨。”蒋宏说,在流浪动物救助领域,存在一些以救助谋私的个人,但红石榴救助中心不会这么做,“我们会以实际行动,以救护中心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和改变,提升动物福利,让大家看到以后主动为我们捐赠”。
2016年,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它基金)与蒋宏的救护中心合作,提供硬件设施改造和管理水平改善。在救护中心增设了隔离室、医疗室等基本设施,并从防疫、绝育、安乐死、领养管理等方面给予了指导。
它基金传播主管陆萍此前告诉澎湃新闻,升级改造后的红石榴救助中心,可以说,在国内流浪狗救助领域已经是一个样板,基本走上了良性运转的模式。
“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做一个流浪动物收容中心,不是说仅有爱心、同情心,靠喜欢动物的爱心人士给你捐钱就能管来起来,运营起来的。”蒋宏说道。
在它基金的帮助下,蒋宏联合志愿者每月在西安市区大型商场开展一次领养活动,两年间不仅让救助中心近200只流浪动物重新回归家庭,同时还得到了一些商家的经费赞助。
而对于一些无法领养的爱心人士,则可以以助养的形式认领一只流浪动物,为它提供全年2800元开销来献爱心;一些想领养还有些犹豫的,则可以通过寄养的形式,先行领养一个月,再决定是否最终领养该流浪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