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凉山“悬崖村”更生:脱贫攻坚 拒绝成为时代孤岛(2)

2016-07-09 05:00  华西都市报

勒尔村虽交通不便,但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像卫星电视,太阳能发电设备等新东西也涌入了这个悬崖上的村庄。

5月26日,村民在家中看电视。虽然山高路险,但是当地人能通过电视和手机保持与外界的联系。

困交通而衰搬离还是留守 不只是情感问题

一年又一年,山还是那座山。村民们觉得,虽然上下山危险且辛苦,但人生或许本该如此,自己的生活过得还不错。不过,一些曾经外出打工回来的村民却在开始嘀咕:村子落后了。

村民莫色子古曾经去秦皇岛打过工。之前从未坐过火车的他,进城后,被深深震撼了,在他看来,山下与山上,完全是两个世界。“外面的交通太方便了,想去哪里,很快就能到,想买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几年前,他从城里买回一部手机,回到家中,却没有信号,要打电话,只能跑到山坳上去。

“以前姑娘都喜欢嫁到村里来。”对于村子的变迁,莫色吉日举例说,村里有土地、收成好,以前是这一带最好的地方,村里的小伙要娶亲,还有很大的挑选余地。但这些年来,随着山下其他地方交通的改善,姑娘们要嫁进村来,事前都得仔细思考,很是犹豫。现在,村里的小伙要娶老婆,要颇费一番周折。

勒尔村常住居民有108户、480多人,分为4个社:牛觉、特土、勒尔和古曲洛。古曲洛社曾经是昭觉县人数最少的社,只有9户村民,但现在,他们已经全部搬离。

搬走的原因,是该社只有70多亩斜坡旱地,土地贫瘠,相比勒尔社,生存环境较差。曾经有村民养了一头牛,在一个大雾天,牛听到峡谷对面村子里同伴的叫声,于是循声而去,结果掉下悬崖,再也没有找回来。

莫色打吉是古曲洛社搬走的村民之一,如今,他的新家,位于山脚下的勒尔小学附近,不远处,就是省道。但,他仍然挂念着大山。每隔一两天,他都要沿着天梯,爬上悬崖。

“总感觉自己的家,还在山上。”莫色打吉说,虽然山下交通方便,但山下土地不多,而且亲戚和家人都还在山上,山上有自己的核桃地,感觉回到山上,才感到踏实,感觉回到了家。于是,他在山上和山上,沿着天梯,不断往返。

对于莫色打吉的这种情感,村民吉巴石呷也感同身受。蹲在墙角,吉巴石呷掏出手机,搜寻着微弱的信号,用手机QQ与西昌的朋友交流。“信号太差了,打电话可以,联网有点恼火。”吉巴石呷今年25岁,前几年,他一直在山东打工,今年回了家乡,一个月前刚结婚。

办过喜事之后,吉巴石呷没有出去继续打工,他选择留在家里。吉巴石呷的想法是,在外打工虽然挣钱比家里多,但自己的文化程度太低,普通话说得不好,语言交流也存在问题,还不如回家,在家养猪、养羊。

驻勒尔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表示,总的来说,村民们想要搬迁意愿是有的,但并不强烈,原因则是受限于教育程度以及语言沟通问题,还有就是观念和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大山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贫穷,对于搬到外界,村民有许多不确定感和焦虑感,很难融入外界全新的环境。

全站热点
陕西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提高40元 每年440元

2016-07-08 20:30阅读

未央区坚持“四规范”原则 加强食品小摊贩集中管理

2016-07-08 15:47阅读

草滩街道四项措施做好夏季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2016-07-07 19:46阅读

陕西: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日程安排

2016-07-07 14:32阅读

大明宫街道对井上村环境进行集中整治

2016-07-06 18:47阅读

陕西省首例考试作弊入刑案一审宣判

2016-07-06 11:03阅读

王育选区长带队检查夜市摊点

2016-07-05 16:1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