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破茧蝶变城市美——渭南市城市建设发展综述

2019-11-28 09:11  渭南日报

渭南日报记者 刘雪妮

巍巍华山,滔滔渭河,渭南这片土地如此壮美。

自然之美的背后,是不断增长的精神追求。如今的秦东大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骨架路网快速拓展,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市政功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路宽了、城绿了、人乐了……一座绿色、生态、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正悄然崛起。

大气魄拉大城市框架

1995年,渭南撤地设市以来,中心城市“市区共建、合力推进”模式一直延续至今。即:由市住建局、市城投公司、临渭区、华州区、渭南高新区、渭南经开区“六轮驱动,合力推进”。近年来,我市中心城市建设投资逐年递增。2015年,完成投资128亿元;2016年,完成投资141亿元,同比增长10%,2017年,完成投资188亿元,同比提高33%。2018年,完成投资220.3亿元,同比增长17%。

在城市建设中,道路是不得不提的,因为纵横交错的道路和街巷是城市肌体最基本的框架,也是城市整体环境最直观、最细致的体现。近年来,我市按照“完善城市路网,提升道路品质,实现互联互通,拓展城市框架”的思路和目标,大力实施道路建设和提升改造工程。先后修建了胜利大街、渭河大街、车雷大街、西岳路、金水路、杜化路、崇业大道、新区东路、居易大道等46条道路。特别是2015年以来,打通解放路北段、前进路北段等20余条断头路,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南北不通、东西不畅的问题。截至目前,中心城区主次干道总里程达到400公里左右,“十五纵十横”的主干路网初步形成,城市道路的互联互通基本实现。

同时,我市建成了前进路、朝阳大街、人和公园、瑞泉中学等4座人行天桥,有效缓解了闹市区交通拥堵和人车混行的状况。在湭河上新建3座车行桥,实现了新老城区的交通畅通。特别是2018年,按照市政府安排部署,对道路亮化、绿化、“架空线缆”等10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有力改善了城市形象,完善了城市服务功能,提升了城市品质。东风大街(前进路——渭清路)实现双向8车道通行,全段雨污彻底分流,强弱电全部入地,路灯进行了全面提升,大幅提高了通行能力。

大手笔美化城市环境

一座城市犹如一件艺术品,必须精雕细琢,才能彰显魅力,在这一次次雕琢中,绿化美化是点睛之笔。近年来,一场场关乎民生福祉、永续发展的绿色革命,给秦东百姓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春季绿意盎然,夏季五彩缤纷,秋季满地金黄,冬季银装素裹,地处渭南城区的朝阳公园,串联起秦东大地华丽的四季。漫步其中,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朝阳公园只是我市近年来大力推进绿化美化工作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了渭河综合治理、南塬生态绿化、渭河两岸景观林带、湭河段景观绿化、渭清路两侧绿化景观长廊、高速公路东西入口绿化改造、渭南经开区渭富桥、渭蒲桥、沙王桥三桥入口景观改造等58项绿化工程。建成了金水公园、湭河湿地公园、人民公园、人和公园、秦文化遗址公园等8个公园,使渭南主城区公园个数达到了10个,进一步满足了市民游园休闲需要。

在实施绿化工作中,我市园林绿化部门超前规划,按照生态性,节约型,以绿色为主色调,丰富城市色彩,广泛征求意见“四大原则”,分“四个层次”对全城区进行规划。基本实现了落叶向常绿转变、绿化向彩化转变、园林向园艺转变;达到冬季增绿吸霾,春夏秋增花添彩的目标。

在城市亮化工作中,我市建设了湭河景观亮化工程以及信达广场、仓程路亮化示范样板,提升了亮化档次,丰富了城市夜景。始终把解决“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问题作为重点,先后完成了华山大街、解放路南段、民生街北段、杜化路、一青里、民主路等20余条无灯路段的路灯安装。同时,去年,按照市政府安排,高水平编制完成了《渭南市中心城区亮化设计方案》,并已完成涉及信达商圈、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周边等4个片区、65个点位、162栋建筑亮化工作。

“没事了到公园散散步,和老朋友聊聊天,美得很!”家住渭清公园附近的周先生对家门口的变化赞叹不已。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这是生活在渭南这座城市的群众的共同感受。渭南,一座美丽有活力的城市正向我们展露姿容。

公共事业体现大民生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是关系到困难家庭利益的一件大事。近年来,我市将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主要抓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据了解,近年来,全市共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1.9061万套,已分配入住10.7252万套,分配率90.1%;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15万户(套),争取各类贷款和资金330余亿元,项目数量、工程形象进度、贷款争取量等均保持在全省前列。此外,我市扎实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累计完成7.5341万户,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任务。2019年,全市农村危房改造计划任务912户已全部竣工。

公共事业发展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体育中心、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行政中心,临渭区体育馆和文化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建成,“市级——

区级——社区级”等级合理、类型多样的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一批标准化中小学校、幼儿园建成投用,渭南市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医疗卫生设施投入使用,民生问题得到逐步改善。给排水、供热、燃气、电力电信、环卫工程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先后建成了中心区11座天然气供热站、华能热电厂、46条道路工程,建成配水管网341公里,日供水能力11.7万吨,建成天然气供气管网454公里,年供气能力达到4.38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日处理生活垃圾800余吨,垃圾处理率达到99.9%。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先后完成了朝阳大街、前进路、仓程路、东风大街、民生路、胜利大街等24条道路弱电入地工作,有效改善了城市“空中蜘蛛网”问题,弱电入地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此外,我市持续推进城镇建设。韩城黄河沿岸区域中心城市初步形成,富阎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合阳县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华阴市、华州区荣获“省级森林城市”称号,韩城市、富平县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县城)。富平县庄里镇综合改革试验区挂牌运行,华州区瓜坡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合阳县、大荔县荣获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建成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5个,美丽乡村建设展现新面貌。

数载耕耘展壮志,浓墨重彩绘新景。我市巨大的变化已经惠及每个人的生活,并为整个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展望未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引领下,我市必会以前所未有的大视野、大气魄、大手笔,继续描绘着城市建设的新蓝图。

全站热点
指尖纵横的编制艺术——华州竹编技艺

2019-11-27 23:00阅读

耀瓷情结的浓郁倾诉 ——我看《我在耀瓷小镇等你》

2019-11-27 11:24阅读

延安多名快手主播被网信部门约谈

2019-11-26 15:01阅读

碑林区委书记刘其智——最大的力度 最快的速度 高品质推进“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

2019-11-25 12:50阅读

程家治超卸货场开展2019年度社会监督行风评议座谈会

2019-11-22 21:00阅读

临潼区文旅局召开民宿等级评定工作会议

2019-11-21 16:30阅读

心灵呵护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019-11-20 14:0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