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绚丽)“我家种了3亩花椒,自从镇上办了讲习所,我就参加了花椒技术培训班,学到了很多花椒的种植管理技术,很有用。我就让媳妇参加了烹饪技术培训班,镇上还准备扶持我家开个农家乐,一下子让我有了脱贫的本领和信心。”最近,潼关县桐峪镇上善村贫困户李厚华脱贫致富的热情十分高涨。
近年来,潼关县坚持一手抓精准施策,强化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一手抓扶志扶智,最大程度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讲党恩、争脱贫、评致富之星”主题教育活动,走出了政策帮扶、措施帮扶、精神帮扶有效融合、协同并进的脱贫攻坚新模式。
该县桐峪镇在全县率先创办脱贫攻坚讲习所,把群众组织起来,开展政策宣讲及技能培训。在桐峪镇的率先示范下,全县各镇、村也相继开办了农民夜校、道德讲堂、脱贫讲堂等。截至目前,全县先后成立了脱贫攻坚讲习所33所,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8期,培训贫困劳动力817人;举办招聘会4场,70家用人单位为62名贫困劳动力解决了就业岗位。通过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公益专岗等形式,全县1523名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
该县秦东镇创新方法,通过村组评议、推荐上报、党委表彰的形式,每月对评选出的“最美扶贫干部、最美脱贫致富能手”进行表彰奖励。随后,全县各镇、村也纷纷创新模式,通过各种形式评选脱贫之星、致富之星,先后涌现出了西姚村赵文文、瀵兴村师永平等64名依靠自己勤劳脱贫致富、带动贫困群众共同富裕的先进典型,其中12名脱贫致富之星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脱贫干劲。同时,“感动金城人物”“渭南标杆”“陕西好人”等活动相继举办,全县推荐各类道德典型人物100余人,涌现了“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王西来,“孝老爱亲中国好人”刘云、刘安玉,“陕西好人”郑平喜、王芳玲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的感人事迹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