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建军)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纪委坚持把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作为助力追赶超越的着力点和发力点,找准定位,靶向发力,持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严肃查处腐败问题。
抓责任,压实工作任务。出台《全市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加强监督执纪问责专项督查方案》《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纳入“刹歪风、强作风、树新风”正风肃纪行动中,召开全市助力脱贫攻坚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动员部署会和督查工作培训会,明确工作重点,细化责任分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拓渠道,构建监督体系。在市纪委官网专设“涉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信访举报及相关政策咨询”移动窗口,微信公众号开通二维码举报。印发《扶贫(脱贫)、保护生态环境、规范市场投资环境等领域违纪问题实名举报奖励暂行办法》,按问题类别实行“一案一奖励”,继续深化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制度,在每个村设立举报箱,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督。
盯问题,强化专项督查。紧盯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责任落实不力问题三项重点,围绕产业扶持、就业创业、生态补偿等“八个一批”领域相关问题,组建1个督导组和2个督查组,深入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区县党委、政府及所辖部门、乡镇(街办)和村(社区),查找扶贫领域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以督查促查处,以查处促规范。
强问责,从严从快查处。实行“一日交办、一周督办、两周办结”制度,严肃查处贯彻中省脱贫工作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弄虚作假、阳奉阴违及基层干部优亲厚友、雁过拔毛、强占掠夺等违纪行为。先后查处了宜君县宜阳街道办十五里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某某虚报冒领补贴资金问题,新区坡头街道办上楼村村委会主任封某某套取国家危房改造资金问题等多起案件,并对查处的典型案件及时予以通报曝光。2018年以来,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5件,处理42人,其中党政纪处分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