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贫困群众收入有保障 村级集体经济增活力 蒲城推行“党委+产业基地+”扶贫新模式

2018-05-08 08:15  渭南日报

本报蒲城讯(记者徐蕊通讯员张涛)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蒲城县始终围绕已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致富、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增收的核心目标,把产业扶贫助力群众脱贫致富与基层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积累、村党支部作用发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通盘考虑、统筹推进,创新推广了“党委+产业基地+”扶贫新模式。

“‘党委+产业基地+’产业扶贫新模式的推广实施,不仅充分发挥镇党委引领脱贫攻坚、增加村集体经济积累作用,打造一支复合型的基层组织队伍,而且能从根本上保障贫困群众增收,彻底解决村级经济发展问题。”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蒲城县委主要领导如是说。

去年,蒲城县创新提出了“村党支部+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组织+”产业扶贫模式,在全市得以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进一步巩固提升这一产业扶贫效果,蒲城今年确立了以区域产业规模化发展为方向,以规范提升“村党支部+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组织+”产业为抓手,以创新发展市场需求大、群众参与度高的产业为重点,集中力量、全面实施“党委+产业基地+”扶贫项目。

“党委+产业基地+”产业项目由各镇党委结合镇域产业基础、当地群众产业发展现状、“村党支部+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组织+”项目情况等,确定扶贫产业项目示范点,主要采取“强村带弱村”的形式,成立联村党委,发挥“强村”经济合作组织成熟运营的优势,帮带“弱村”规避生产风险、融入产业链条,实现稳定运营、发展壮大,不仅充分调动了镇村两级党组织推动产业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

“党委+产业基地+”项目产权归镇辖区村集体所有,由镇三资办进行监督管理。镇党委结合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情况,按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低于8%的保底收益,确定“党委+产业基地+”带村联户(带动村优先保障“党支部+”产业发展效益不明显的村、2018年退出村;带动户优先确定2018年退出户、易地搬迁户及自主发展能力较差的户)。目前,结合实际制定了《蒲城县“党委+产业基地+”产业扶贫项目实施细则》,进一步了明确了财政扶贫资金投资收益管理有关情况。

全县目前已编制完成的2018年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方案,策划包装了总投资3.02亿元的产业发展类项目。其中全县确定的10个“党委+产业基地+”项目点,每个点财政投资500万元,至少带动银行等金融资本和企业等社会资本投入500万元以上。

“党委+产业基地+”在产业选择上,立足“蒲城酥梨”“蒲城西甜瓜”等传统优势产业,结合各镇辖区奶山羊、金银花、食用菌等特色产业量身打造,并形成区域产业特色和规模,确保实现全县“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在产业布局上,根据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禀赋,集中打造东北部香菇产业示范区、中北部旱腰带金银花产业示范区、西部奶山羊示范区、南部设施瓜菜和酥梨示范区。在经营主体培育上,依托辖区内已成熟并有一定市场基础的企业、公司或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进行经营管理。在农资供应上,由县财政投资500万元,县供销联社牵头,实施农资统供统销,最大限度减少生产支出,增加群众收益。在产品销售上,通过开发APP销售平台,建立健全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促进特色产业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目前,全县10个“党委+产业基地+”项目点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今年6月底所有产业项目全部建成,9月底前可取得实效,可为产业发展效益不明显的村每村每年至少分红5万元,为自主发展能力差的户每户每年分红3000元,成为推动全县群众增收致富、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有效抓手和重要载体。

全站热点
临潼区医保中心强力推进医药体制改革加快补齐医疗短板

2018-05-07 18:22阅读

渭南全市企业债券融资专题推进会召开

2018-05-07 08:42阅读

市农业局执法支队产业扶贫有“硬招”

2018-05-04 20:04阅读

临潼区食品药监局“五一”节前多举措迎接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

2018-05-03 18:40阅读

周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凯到县政务服务中心调研检查

2018-05-02 12:49阅读

蓝田县妇联召开蓝田县2018年"美丽庭院"挂牌表彰暨现场观摩会

2018-04-29 15:15阅读

新城中山门街道党工委召开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擂台赛

2018-04-27 22:0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