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麻雪
人间最美四月天,有桃花的旖旎、杏花的芬芳,还有北归的燕子细语呢喃、多情的春雨滋润万物勃发……如诗的季节,酝酿出诗情文韵浓得化解不开的篇章,字里行间告诉人们,在周原沃土、《诗经》故里,在新时代,一个鼓舞文朋诗友士气如虹的本地权威文学奖项诞生,并孕育出第一株绚丽、缤纷、繁硕的春花。
4月21日下午,由市作协主办的“六维·宝鸡市作家协会首届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市区怡和酒店举行。我市百余位作家、文学爱好者雅聚一堂,还有多位文学名家助阵,如省作协副主席阎安、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商子秦、省青年文学协会会长马慧聪等,大家共同见证此次宝鸡文学大奖的揭晓。14位本地作家获奖,绽放成春光里的14株明艳的西府海棠——
秋冬孕育,一朝花开
记得早在2017年嫩春之时,记者在采访市作协主席李广汉时,他就谈到市作协将设立“宝鸡文学奖”,对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评选,旨在选精拔萃,激励本市文学才俊,以推出更多优秀的图书。
2017年秋冬之际,“六维·宝鸡市作家协会文学奖”正式启动。这个纯文学类奖项,每两年举办一届。首届文学奖征集范围为,户籍在宝鸡且在宝鸡地区工作生活的文学作者,2016至2107年度在国内正式文学期刊、出版社发表和出版的文学作品。在宝鸡市六维特种材料设备制造公司协办下,予以作者奖金奖励。为了保证该奖评选工作的公正、公平、透明,市作协主席团成员一律不予参加。
秋的孕育,遥望着春的明媚,冬的收藏,期盼着春的绚烂,一朝花开,尽放华彩!
在人间繁花似锦的春天里,首届宝鸡市作协文学奖名单正式公布。
先来品读获奖的小说,分别是:汪润琳的长篇小说《红腰带》、盛飞鹤的儿童科幻小说《魔镜里飞出一个我》、叶丛的中篇小说《到现在还没拉过你的手》。《红腰带》这部作品“作者倾注半生心血,将周原大地的人文景观和历史传奇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以强大的气场营造生活其上的人们生存和爱的乐章”,至今已经在本报连载50余期,取得好的阅读效果。盛飞鹤是近年来我市崛起的儿童文学创作“将领”,在这部获奖作品里,“他把盛满亲情的文字教授给学童,他把飞跃天地的激情贡献给文学,他以鹤立鸡群的姿态把真情撒向沃野”。而叶丛的作品,则是“用美学观点,将人物情感刻画得惟妙惟肖,从而打造了一篇平滑笔墨潜藏重彩的乡土文学佳作”。以此来看,故乡沃土,确实是作者扎根于此,并可开出灿烂花朵的创作生命之源。
诗歌守“阵地”,散文再芬芳
此次获奖的三部诗集是,荒原子的《时光书》、魏娜的《低语》、范宗科的《秋天最末的忧郁》。值得称道的是,这三部诗集均出自2016年由诗人白麟主编的“阵地诗丛”(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市第一套公开出版的诗丛,收录了宝鸡中青年诗人的11本诗集,当年在庆祝中国新诗诞生一百周年之际,他们集结出征、坚守“阵地”,用诗歌的方式镌刻生命的轨迹,给自己留下到今生今世“来游来歌”的证词。
今春,三枝灼灼桃花让“阵地”怒放,新诗、新韵,翰墨飘香在新时代!
另据了解,“阵地文丛”即将推出第二辑,14本中还有几部诗集。
新世纪以来,宝鸡女性作家的散文创作尤其突出。此次获奖的便有张静的《散落的光阴》、文雪梅的《一路花开》两部散文集。
颁奖词对她们的评价是“深邃的意境,空灵的思绪,隽永的笔触,将女性的细腻、机巧、韵味,用文字淡淡流露,读来余味无穷”;“文雪梅打开了群芳谱——一个个鲜活靓丽的身影轮次登场……女人的事女人写,写出个环肥燕瘦”。
李广汉也曾谈道,宝鸡女性作家在散文创作方面,成绩斐然,计划可以编纂此类文集,将特色打得更响亮些!
女作家散文满芬芳,男作家散文情更浓!段恭让的散文集《回家,是最美的归途》同时获奖。他写乡情、乡音、乡愁,写游子归乡,其情其景永远五味杂陈,说不清、道不明,“就像他笔下母亲做的稠酒,味儿和所有人做的都不一样”。“70后”的刘瑞凭借长篇小说《月亮河的传说》获得新人奖,这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作家用她母亲般细腻的情怀,使人在阅读中深感文字的温暖、人性的温暖。
寻精神原乡,启“荣誉”之花
在颁奖典礼进行一半时,主持人说道:“在过去的2017年里,说起宝鸡的文学创作,我们都不能忘记这两位老师,他们用激情和才情,更用心血和汗水,在广袤古老的关中大地上追寻文化乡愁和精神原乡,书写着一个作家对于生活和生命最为真诚的体验和诠释。他们就是文学创作硕果累累、宝刀不老的吕向阳老师和渭水老师!”
由此,本届文学奖的“压轴”之奖诞生。本届文学奖特别为在全国有影响的,获业界肯定的全国、全省性大奖的文学作品授予“荣誉奖”。这便是获得了第七届冰心散文奖的吕向阳的散文集《神态度》、获得了第四届陕西柳青文学奖的渭水的诗集《面世》,以及刚刚获2017年冰心儿童文学佳作奖的青年作家米梅的组诗《春天森林的童话》(见左图)。
吕向阳的散文以本土民俗、文化为依托,笔法纵横捭阖,笔调恢宏大气,笔韵恣意汪洋,形成独特的“吕氏春秋”大散文风格的创作。他厚积薄发,近年来创作出了《小人图》《神态度》《老关中》《陕西八大怪》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大民俗散文,连获第七届冰心散文奖、第三届中国报人散文奖、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金奖等殊荣。
吕向阳在刚刚发表的创作谈《母语的召唤》中写道:“母语是中国人的乳汁,我像珍爱恋人一样呵护她,像珍惜钻石一样擦亮她,我向她诉说着悲欢,向她诉说着向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叱咤中国诗坛的渭水,曾先后出版过多部诗集,《面世》是渭水对自己诗歌之路的回望和总结,也是诗人以饱满的艺术热情献给读者的又一部震撼之作。这本诗集共收录了他发表在知名刊物上的126首诗作,堪称宝鸡文坛近年来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又一次成果展示。
《面世》于2016年获得第四届“柳青文学奖”。时光确实如流水,但是,诗人及其诗作的魅力,却不以时间、年龄为凭,反而在时光长河中,积淀出最甘醇的美酒……
同时,作为本届文学奖的鼎力支持者——宝鸡市六维特种材料设备制造公司董事长、市职工作协副主席、诗人寇明虎获得特别贡献奖。
从这次获奖阵容不难看出,宝鸡的作家们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良好梯队。正如阎安在活动最后总结道:“几代宝鸡作家都是文学陕军的一支劲旅。这支劲旅的能量是源源不断的,在新时代,又有新的能量形式呈现。这代表文学的现实存在,这股力量已经形成大的社会循环。”
听,柳丝正在低语;看,桃李正在微笑。春天,正在激发着夏天的浪漫,也正在孕育着秋天的硕果。宝鸡市作家协会首届文学奖的诞生,不是一段宝鸡文坛的“结束语”,而是为躬耕在周原之上的作家们启动了新的旅程。文友们,出发!用笔墨,拨动生命和灵魂的琴弦;诗人们,出发!用激情,吟唱新时代和未来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