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柴胡一项的收入,已稳定实现脱贫,相信儿子的病也会早日治好。”近日,陈仓区县功镇严村庵村四组脱贫户年云霞自信地说道。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该村依靠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等六大产业,去年底已实现整村脱贫。
年云霞一家因病致贫,现在全家就剩她和大儿子两个人,小儿子在外地居住。2015年6月,年云霞的丈夫患肝癌去世;同年,大儿子患尿毒症,由于家境贫困,虽然得到社会各界和亲戚朋友的资助,但也是杯水车薪。贫困户的困难让各级政府牵挂,驻村帮扶干部多次上门了解年云霞一家的困难,他们了解到,年云霞一家是1994年从该镇鲜家山村三组迁户到严村庵村四组的,在严村庵村分得耕地3.5亩,在鲜家山村还有承包地20亩(其中坡地17亩),她以前养过羊,种过柴胡,有一定的产业脱贫基础。帮扶干部根据她家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实现脱贫的计划。现在,年云霞养了18只羊,并育有9只羊羔;种植柴胡12亩、花椒苗3亩。仅柴胡一项的收入,全家已实现脱贫。
在严村庵村,和年云霞家情况类似的贫困户有82户,是整体贫困村。为了早日摘掉“贫困帽”,该村两委会和帮扶工作队多次深入82户贫困户家中,耐心讲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支农、强农、惠农政策,认真倾听贫困户的疾苦及致富愿望,引导他们改变等、靠、要思想,并根据该村资源优势,确定了着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劳务输出等六大产业,以产业带动群众脱贫。
目前,该村已建成200亩自根砧矮化优质苹果示范园。同时,该村依托国人菌业公司支持,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流转土地20亩,建造大棚,开展食用菌种植。为了充分利用山上的耕地资源,该村依据退耕还林政策,发展了700亩优质花椒。还通过积极协调争取,为贫困户免费发放柴胡种子1200余斤,全村种植中药材600余亩。并把传统的核桃产业,纳入合作社统一进行管理。该村还通过邀请相关部门人员来村上专门进行技能培训和业务指导,让全村7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使他们实现了由过去的劳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实现了增收。
通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严村庵村贫困发生率已由2016年初的11.6%下降到2.7%,2017年底已成功实现整村脱贫。(莫军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