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晓妍实习生程宇婷
寒假,即将在学生们的盼望中如期而至。“这个寒假你准备怎么过?”类似的问话逐渐遍布校园。如何让寒假“升值”?让孩子们有个快乐又充实的多彩假期?近日,记者走访城区多所学校进行采访。和孩子一起亲子游、跟着民俗队伍撒欢、搜寻地方历史故事、手绘一幅地图……这些别出心裁的想法,或温情,或暖心,或传统,将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学玩两不误、轻松过寒假。
最温情:“让孩子在旅游中学习成长”
寒假来临,假期带孩子出游已被不少家庭提上了日程。
西成高铁的开通,让两地人的“逛吃名单”又多了个好去处。这自然也成为了小学生们假期游玩的必选之地。10岁的梓旭,是朝阳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临放假前这几天,他时常会趁着空闲时间搜罗畅玩成都的旅游攻略,打算和妈妈一起开启“逛吃逛玩”的假期。“我可是一名小吃货,老早就想去成都看看大熊猫、吃吃火锅啦!再说老妈已经答应和我一起去。”想着即将要开启的成都“逛吃之旅”,梓旭已经偷偷乐了好几天。
其实,对于梓旭和妈妈而言,这样充满温情的假日旅行不止一次。去年寒假,在妈妈的陪伴下,梓旭去了美丽的云南,在欣赏美景之余亲近自然,感知当地的风土人情,收获颇丰。“平时孩子学习压力大,几乎没有时间去外地旅游。放假了,带着娃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既是一次亲子游,也是一次有意思的研学之旅,让孩子在游玩中长见识,快乐成长和学习。”妈妈张丽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对孩子来说,每一次趣味的游历,都是一个触摸世界、开阔眼界的课堂。无独有偶,对于9岁女儿馨月的假期规划,市民张军觉得假期就是游山玩水。“让孩子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这是书本和学校教不了的。”张军说,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最重要的是,孩子可以亲近自然,在玩耍的过程中提高情商、热爱生活,对孩子来说,这比考高分更有意义。
“有学又有玩,让孩子轻松过假期。”在事业单位上班的李婕也有着同样的想法。女儿佳荣是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个假期,李婕打算不出远门,带着女儿看遍西安的名胜古迹,在边玩边学中“长知识”。“寒假去看一看半坡遗址、大雁塔,让女儿带着兴趣去探索、去发现、去学习。同时也对文化课本中的知识加深了印象。”李婕说,带着孩子去旅行,亦游亦学,旅途中发生的一件件小事,都会成为女儿写作的绝佳素材。“去年放假带着孩子去青海游玩,当时女儿对于青海湖边的一只羊驼特别感兴趣。假期结束后,她就写了一篇名为《可爱的羊驼》的作文,竟然用到了‘萌萌哒、一脸无辜的样子’等让我没有想到的词语,生动有趣。小姑娘特别重视这篇作文,还认认真真地画了一幅画,我觉得这就是带着孩子出去玩的最大收获吧。”
最传统:“让孩子过一个有记忆的假期”
了解春节习俗、参加民俗活动……走访中,记者发现多所学校设计了个性化、趣味性十足的寒假作业,不仅散发着浓浓的“年味儿”,也让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度过一个有记忆的假期。
韩马小学安全处主任程蕊觉得,寒假是一个特殊的假期,寒假里一项重要的活动便是“过春节”,所以,寒假作业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学习。“我们学校给孩子们制定的寒假作业,设置有‘向长辈亲人拜年’、‘2018年最有年味的照片’等主题,鼓励孩子们自愿参加,可以是照片或者故事的形式,和父母一起参加体验,让孩子们耳濡目染家乡的年俗特色、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孩子们理解文化承载的生活方式。”
“今年寒假作业的重心依然在‘动手’上,让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高新小学教师雷苗说,学生们今年在寒假中要去体验的内容是有关“年俗文化”。
为了让孩子们见识最传统的年味习俗,还能让他们尽情享受年味欢乐,喜庆又好玩,在热闹的游玩中感受不一样的春节。今年寒假,高新小学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深入挖掘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的意识,强化感恩父母的思想品质。“现在许多孩子都不知道传统年俗,我们希望通过说说中国年、写写中国年这样的活动,鼓励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思写出来,让孩子们有所得,品尝中国年的传统味道,感受亲情。同时也希望家长在假期里,和孩子一起实践作业。比如家长在初一早晨给孩子写一封信作为新年礼物,夸夸孩子的优点。给孩子们讲讲中国年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的民俗来历等。”雷苗如是说。
“我们学校也注重培养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语文学科设计了寻找新年习俗故事的主题活动。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懂得各科知识,也要让孩子们理解文化承载的生活方式,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继承发扬广大。”渭南初级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亚军说。
采访中,很多家长认为特色的寒假作业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寒假生活,而且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等综合素养,可谓一举多得。
最深意:“让孩子铭记历史、寻根乡愁”
“渭南有司马迁、寇准、王鼎等众多历史名人,我们鼓励孩子们读历史、了解历史,搜寻有关渭南的名人故事、地方故事,让孩子们充分了解渭南当地的历史,也更能了解我们家乡的故事,从而热爱家乡。”刘亚军说。
刘亚军告诉记者,渭南初级中学为了丰富学生假期生活,各学科结合自身特色,为孩子们定制了丰富有趣的“假期大餐”,既有深意又有“趣味”,让学生们的假期生活丰富多彩。“比如数学学科给孩子们设计了学具制作,英语学科则是让孩子们欣赏英文电影,在愉快的观影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英语,学习英语。最值得一提的是,地理学科要求孩子绘制各种地图,历史学科要求孩子收集地方历史小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身边的地理文化、民俗文化,并从中了解渭南,了解家乡。”
“家乡的山山水水哺育了我,美丽的历史故事更是凝结着家乡人的智慧。收集这些历史小故事,不仅开启了我的心智,更能让我懂得做人的道理。”就读于渭南初级中学七年级的小程说道。
让孩子的假期过得精彩有意义,是众多学校的行动共识。今年寒假期间,高新小学精心策划了“爱心小厨”主题活动,鼓励孩子们在假期学习做饭,感谢父母平时的细心照顾,体验做家务的辛劳。同时,还要求孩子们在过年团圆饭期间,为家人盛一碗饭、倒一杯酒、送一句祝福的话,让孩子更懂得感恩。与此同时,还借助科普教育基地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孩子参加学习航模、普及科普知识、科技创新体验等活动,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让寒假“最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