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帮扶力度上做“加法”。该县通过增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殊慢性病备案审批病种、提高住院报销比例、大病补充医疗报销等措施,进一步加大了贫困人口政策帮扶力度,减轻就医负担。在白血病、恶性肿瘤放化疗等11种慢病的基础上增加了颈椎、腰椎增生伴椎管狭窄2种病种,并将报销比例提高了20%。在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报销的基础上,剩余合规医疗费用超3000元以上的均可纳入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可按照90%的比例进行二次报销,每人每年8万元封顶。
报销审批流程上做“减法”。该县完善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和“先诊疗,后付费”机制,简化慢病审批流程,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慢病审批上实行“双轨”审批制,即在保留原有的审批流程基础上,针对患慢性疾病不便住院或近年没有住院经历的贫困群众,可在县级定点医院由专家团队确诊后,直接办理慢病审批手续。通过县内公立医院和合疗经办中心设置的“一站式”服务窗口,简化审批流程,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一次性办理合疗、大病保险、民政救助等手续,
政策宣传上做“乘法”。该县在利用电视台、刊物等传统媒介的基础上,将电子网络途径与健康扶贫“大宣传、大走访、大核查”活动相结合,持续深化了健康扶贫政策宣传。
就医心理障碍上做“除法”。为消除贫困群众的就医难、看病贵的心理障碍,该县组建了113个服务团队,分类采取“一对一”签约,坚持定期进村入户为签约对象免费提供送医、送药、送健康、送政策“四送”服务,开展心理疏导。目前,已签约贫困人口45149人,签约重点人群167966人,签约计生特殊家庭569人,签约率均达100%。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实施“两免、一降”,即一级医院免交住院押金、免收门槛费,二级医院免交住院押金、降低门槛费,全面实行先住院后结算的就医流程,减轻贫困群众的就医负担,进一步消除了贫困群众有病不敢看的心理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