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地处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因煤而兴、因矿设市。秉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近年铜川致力于产业转型、城市升级、民生改善,连续四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今年又首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铜川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实现了“黑色煤城”的华丽转身。
科技产业推动城市高速转型
“大家面前这是一台主要用于无人机的微型涡喷发动机,可以促进无人机由‘低、小、慢’向‘高、小、快’转型,已经申请专利50余项,其中国防专利2项,欧洲专利1项。”在铜川航天科技产业园,工作人员介绍到。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诞生的第一批工业城市之一,铜川的煤炭产量一度占到全省的70%。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城市基础、产业结构上的弊端逐渐显现,曾经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转型升级,铜川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对标全球商业航天发展进程,抢抓国家商业航天发展风口,铜川航天科技产业园项目近年来建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园区航天科技产业已有10家企业2019年形成产值8347万元,2020年预计产值10亿元以上,涉及卫星研产、卫星组网、卫星测控、航天动力、航空航天装备、卫星应用、人工智能七大板块,基本形成航天科技全产业链。
铜川市科技局副局长张保文表示,发展航天科技产业是铜川推动高质量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质的战略选择。铜川地处陕西版图的几何中心,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远近相宜,是航空航天安全的战略备份之地,既可快速承接航空航天资源的溢出效应,又可高效承载科技、人才、产业等梯度转移。2018年10月29日,中国首颗民营天文科学技术试验卫星——“铜川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成为铜川向浩瀚宇宙发出的第一张“名片”。
作为铜川航天科技产业园核心项目之一的铜川产业技术研究院,是陕西省首家实体化运行的科技产业创新综合平台,也是促进区域经济新旧动能融合与转换的体系化工程。通过优化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速科技、人才、产业、金融等发展要素的聚集,已形成“铜川产业研究院(总院)+专业研究院+产业基地+企业”的发展新格局。
据了解,铜川产业技术研究院规划建设面积25万平方米,目前南部板块7栋研产楼已投入运营,入驻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卫星大数据等11家专业研究院,成立企业研究所15家,引进领军人才30人,取得知识产权166项,已形成多元化的辐射带动功能,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2017年铜川被确定为陕西省“建成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近年来,铜川着力打造“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创新发展的新高地、绿色发展的新基地”,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实力快速提升,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目前达到6.77亿元,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家,产值达到16.14亿。科技产业正在推动着这座城市高速转型。
科技创新让工业老城变绿色新城
在铜川惠塬绿色建材项目建设现场,尧柏、冀东两家大型水泥企业引进的两条国际领先二代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正在紧张建设中。“新的水泥生产线上的排放值较现有生产线下降70%以上,打造花园式工厂,干净无尘,所有工序作业都在全封闭下操作。”冀东水泥铜川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俊辉说到。
其中典型的“退城入园”万吨生产线,是由国家“一五”期间陕西省耀县水泥厂旧址的4条水泥生产线,整合迁建到离城15公里矿山脚下的工业园区内,计划将于明年6月正式投产。冀东水泥铜川公司总经理赵俊辉表示,这个项目建成后将代表着铜川当地世界水泥生产最先进的节能及智能化水平。
据了解,第二代万吨水泥生产线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节约化等特点,在实现超低排放和超低能耗的同时,劳动生产率将提高2倍。此外,也是集人工智能、5G技术远程操作、无人机巡检等技术为一体的智能化示范线。
自1958年建市以来,铜川便是一座以煤炭、水泥和电解铝这“一黑二白”产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人们戏称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水泥作为老工业城市支柱产业之一,一度使铜川陷入生产耗能污染的困境。如今老问题有了新解法,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平衡了生态环境,成为铜川经济发展转型中的亮点。从“卫星上看不到”到如今的低排放花园式水泥工厂,依托科技协同创新发展,铜川正逐步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绿色新城。
科技扶贫为乡下孩子圆创客梦
90后的王明杨是土生土长的铜川人,怀着对这片土地的热情,他与朋友李鹏放弃了原本不错的工作,带着梦想回乡创业。2016年10月创办铜川市首家聚焦人工智能的高科技创业企业。“公司起名铜人科技,因为我们发现铜川需要做一家科技企业,便立志进入人工智能行业,成立公司,以铜川科技,铜人‘智’造为宗旨,”王明杨说。
核心业务怎么做,公司在发展之初也陷入过困局。王明杨回忆,他小学时期对于科技两个字并不熟悉,直到大学才对机器人这类事物有了概念,这也成为触动他创业的点。科技进校园印证了学生的热情和渴望,也让公司找到了方向。
于是公司在深耕人工智能领域,自主研发机器人的同时,也致力于以学校为主的创客教育,提供配套器材、课程、创客教室装修、创客社团建设、教师指导、机器人无人表演等服务,目前已实现铜川全市四区一县的全覆盖。
“2019年,我们带领铜川市的学生到新加坡参加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夺得了冠军。2020年又举办了铜川市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王明杨介绍到,“这些赛事不仅是城区孩子参与,还有乡村的学生。大城市的孩子从小就能接触到机器人,但贫困乡村的孩子距离真正的科技还有很远,创客教育是欠发达地区的痛点。”公司近年逐步探索出将创客教育与教育扶贫相结合的方法,深入乡村学校给老师做培训,向学校、学生捐赠教具器材,以优质的科技资源助推普惠教育。作为一家汇聚青年人的科技创新企业,真正做到了科技助力扶贫事业发展。
截至目前,公司累计为乡村学校捐赠器材价值超过10万元,开展创客进校园活动走进乡村学校50余所,惠及乡村学生万余人次。此外,公司还组织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科技大篷车漂流行、“益青春共小康”小鬼当家青少年公益创客营等活动,全方位拓展创客教育业务。
在王明杨心中,科技成果不应束之高阁,要让孩子们亲眼看到、亲手摸到。普及创客教育,科技也可以让铜川孩子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