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诗经中的“簧”长什么样?石峁遗址出土的骨制口弦琴告诉你

2018-05-22 09:05  新华社

位于陕西省神木市的石峁遗址出土多件约4000年前的骨制口弦琴,这是目前我国所见年代最早的弦乐器,其考古背景明确、共存器物丰富、结构完整、特征明确,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发现。

石峁遗址是距今约4000年前的超大型史前遗址。在2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石峁遗址考古领队孙周勇介绍,石峁考古队在皇城台发现了数量巨大、品类丰富的各类遗物,包括陶器、骨器、石器、玉器等重要遗物。其中在数以万计的各类骨器中,还甄别出一批重要乐器——口弦琴。

据了解,石峁遗址骨制口弦琴均出土于皇城台东护墙北段上部的“弃置堆积”内,为皇城台使用期间由皇城台顶部弃置而来。石峁遗址出土的骨制口弦琴制作规整,呈窄条状,中间有细薄弦片,一般长约8-9厘米,宽逾1厘米,厚仅1-2毫米,初步统计不少于20件,与其共存的还有骨制管哨和陶制球哨。最新的测年数据显示,这些口弦琴制作于距今约4000年前。

口弦琴在中国先秦文献中被称作“簧”。《诗经·君子阳阳》:“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房”。《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现代口弦琴是中国最小的民族乐器,仍保持着人类早期弦乐器的原型特质,流行于蒙古族、羌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中。(记者杨一苗 许祖华)

全站热点
未央:精准帮扶迎新貌,真情筑梦显成效

2018-05-21 18:45阅读

严于律己 廉洁执法| 莲湖区城市管理局组织党员干部赴碑林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2018-05-21 11:29阅读

中陕核工业集团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杨建勋昨受审 被控贪污公款226万余元

2018-05-19 09:04阅读

陕西打赢农村危房改造翻身仗 被列五个督查激励省份之一

2018-05-18 08:59阅读

莲湖桃园路街道召开辖区街道安全会议

2018-05-16 18:31阅读

陕西商人连续十几年入川寻亲 一家人失散30年终团圆

2018-05-15 20:21阅读

碑林区各部门协力保障 西安SKP顺利开业运营

2018-05-14 12:0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