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月子会所火爆背后
缺乏行业标准和监管
近几年来,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以“月子会所”为代表的婴幼儿护理机构发展迅速, 而与此相关的服务合同纠纷、人身损害纠纷开始显现。记者日前走访了西安几家知名月子会所,发现坐月子价格不菲,少则一两万,多则五六万,而且生意十分火爆,但在火热景象之下,月子中心也因缺乏行业监管和规范标准遭到多方质疑,甚至一些“作坊式”的机构也混迹其中。
市场:价格不菲 需求火爆
“家里有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平时老人带,可是马上老二就要出生了,如果在家坐月子,家里人肯定无暇分身去照顾产妇和月子娃,如果请月嫂的话,家里地方又有限,确实是个头疼事。”即将生产的李女士说,和家里人一商量,决定等老二生下来,她就带着孩子住到月子中心,一打听才发现价格不低,一般的就得2万元左右,高端些的五六万,甚至上10万元的也有,考虑到自家的经济条件,她决定在东郊一家会所订了个15000元的初级月子套餐。
“今年是猴年,很多人都想要个猴宝宝,加上生二胎的家庭逐渐增多,来预订月子套餐的比羊年的多出三四成。”一家母婴会所的前台接待人员说,去年每个月会所里都有空房间,今年几乎月月爆满。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月子会所都打着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专业、科学的母婴护理服务旗号,并称工作人员都曾是大医院的医护人员或是拥有月嫂证的专业服务人员。记者走访后发现,很多月子中心是在酒店、公寓租用一整层或是几层,重新分割装修后就开始开门招揽生意,工作人员也并非专业技术人员,有的是刚从卫校毕业的学生,并未取得护士资格的年轻女孩,有的甚至只有一张健康证就在会所内从事服务工作。
西安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王军说,目前,西安市内比较有规模的月子会所已经达到五六十家,但仅有3家加入到家政服务业协会,剩下的都游离在外,他们的服务质量不受监管。一般入住月子会所,双方只是签订简单合同,服务合同中虽然约定了高额护理费用,但大多对具体服务事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语焉不详。由于整个行业缺乏行业标准,服务质量争议大,在月子会所内发生的事故近年来也是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