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力推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

2016-07-26 18:06  兵马俑在线

秦陵博物院“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在西安建国路小学举行本报记者赵争耀摄

昨日记者获悉,自我省开展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来,在陕西省文物局、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厅组织各所学校与博物馆、纪念馆成立“博物馆教育联盟”的基础上,通过向中小学校赠送历史文化遗产丛书,开展“文化遗产进校园”、“秦陵文化校园行”等系列活动,传承历史文化,培育人文情怀。

记者了解到,为发挥文化遗产对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情操的滋养功能,陕西省文物局组织编写了全国首套面向中小学生的地域性历史文化遗产丛书《陕西历史文化遗产》。该丛书选题是对陕西文化遗产的系统整合,对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教育和陕西历史文化教育具有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辅导作用。丛书所反映的陕西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和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对中小学生开展优秀文化遗产和博物馆教育有着积极的帮助,是提升中小学生文化素质的有益读物。

“目前全国尚无省级地域性历史文化遗产类中小学教材,也没有可资参考的成熟样板教材,教材版《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丛书的成功编撰出版是陕西青少年教育工作的重大创新之举,也说明陕西省青少年历史文化知识教育工作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据该套丛书主编尹夏清介绍,按照“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的部署,在原书基础上将22册书籍重新编写为4册版本的《陕西历史文化遗产》读本,并向全省8122所中小学校、10.4万个班级赠送了28.2万册图书。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全省拥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截至2015年底,该省在文物部门登记注册的博物馆达到253家。教育作为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之一,历来倍受重视。从今年3月份起,陕西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由65家省、市、县三级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与省内610余所高校、中小学结对子,并成立了“博物馆教育联盟”。牢牢把握建党95周年和长征胜利80周年时间节点,突出“传承历史文化,培育人文情怀”的主题,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抓好优秀历史文化的融合融入。在活动中针对大学生世界观初步形成、思想活跃和价值多元等特点,重在突出历史文化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提升;针对中学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确立时期和求知欲望、可塑性强等特点,重在突出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普及;针对小学生处在人生启蒙和身心发展关键时期,重在突出寓教于乐式的历史文化了解感知。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我省多家博物馆走进学校开展活动近200场。其中,汉阳陵博物馆举办的“文化遗产进校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举办的“秦陵文化校园行”、西安碑林博物馆举办的扶贫主题流动博物馆等活动,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诠释了文物藏品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

(记者:赵争耀)

(2016年7月22日《三秦都市报》A20版)

全站热点
雁塔区深入开展建筑工地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

2016-07-26 17:00阅读

急雨骤降 有序应对

2016-07-26 11:17阅读

市城改办任胜利副主任一行到未央区检查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2016-07-25 18:53阅读

纺织城食品药监所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2016-07-25 12:21阅读

阎良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进航空基地

2016-07-24 08:19阅读

灞桥区狄寨街办扎实做好汛期防汛工作

2016-07-23 08:06阅读

区民政局举办社会组织业务培训班

2016-07-22 12:4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