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一天, 孟卫从石川河综合整治现场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了, 进门的时候母亲王淑贤也没睡, “吃饭了没?妈给你弄去! ” 朴实的农村母亲看着被晒得黝黑的儿子, 表达爱意永远是这句简单的话。1998年孟卫参加工作至今, 从农林到水务,17年来王淑贤似乎已经习惯了儿子这种早出晚归的工作状态, 在外人看来非常辛苦的工作内容, 儿子孟卫给她的感觉, 似乎也因为一种习惯, 在每天忙碌的节奏中感受着辛劳背后一种叫充实的幸福。
2个月就踩断了两双胶鞋
早上8点, 就有车准时把孟卫放在了西禹振兴路口, 到清河村两边的绿化林带, 这一天他要负责技术指导, 和工人们要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2公里多的道路绿化。放线确定每一棵树的栽种位置, 这个看似很简单的工作, 却因为孟卫极高的工作标准变得不再是简单的事。因为是品字形栽树, 孟卫要求站在每一棵树前望向绿化带,不同的角度树木都会呈现8条直线。有时候确定好了1000多米栽树的位置, 最后发现没在一条直线上,所有的工作又得重新来过。株行距是2米X2米, 树坑要求长宽高分别都是60公分, 指导工人栽种好每一棵树, 孟卫需要在路两边轮流进行技术检查和指导。手把住铁丝, 脚踩在合适的位置上, 到道路另一边, 孟卫需要翻越铁丝护网, 过来的时候胶鞋底居然都断了。孟卫无奈地笑了笑, 这已经是第二双因为每天数次的翻越铁丝网而折断的胶鞋了。
中午的时候下起了小雨, 新的一批树苗刚好拉到路边,顾不上吃饭,孟卫又忙着去接树苗, 干完活的时候已经是1点了, 有同事给他捎了一个馒头夹菜, 算做是午饭。
土坑旁边跑来跑去,不停地给工人们交代着什么, 有的时候自己就拿起铁锹挖起来。
那一年是2002年的春季, 当时孟卫才是一个20岁的小伙子, 在农林局负责林业方面的工作, 这一干就是近10年的时间。
大伙都戏称自己是 “石川黑”
检查一下工程质量, 督促一下工程进度, 一大早就在石川河综合治理现场开始工作了。 “这么大的一个民生工程能参与其中觉得自己挺荣幸的! ”
从河道经过的时候, 有工人正在铺设笼石, 由于前段时间的连阴雨, 导致土层松软, 有工人图方便没有反复压平土层后盖隔布, 就直接在铺笼石。
“这样蓄水后很容易渗漏的。 ”孟卫叫来施工方的监理, 严肃地指出着问题, 要求重新铺设。严格按照某种标准, 把工作做完美这是孟卫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
虽然石川河边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但是孟卫更多的时候是和工人们在一起工作, 一年四季都是这样的, 不管严寒酷暑、 刮风下雨, “能想象到的辛苦, 我们也许都经历过。 ”只要在现场心里就踏实, 满脑子装的都是工作, 都是即将建设好的美丽石川河, 就是晚上做梦的时候, 都会出现工作的场面。
从2013年进入水务局工作以来, 孟卫一年中的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在石川河边度过的, 近3年多的户外作业, 把他和同事们都晒得黝黑黝黑的, 孟卫脸颊上至今还有两个被晒伤的永远无法消退的斑痕。聊起这个话题, 大概因为工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大伙都骄傲地戏称这是 “石川黑” 。
每年能休一次假都是 “奢望”
正值五月, 很多后期工作也在如期开展着。此刻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了, 孟卫和几个同事还在现场为河道的部分安全设施忙碌着, 抬着各种器材忙上忙下, 之后又要在河道边巡逻查看, 确保纳凉群众的安全问题。“又在加班? ” 路过的村民看见孟卫热情地打着招呼。
“ 我们 就没下班呢? ” 边说话孟卫也没停下手中的工作。自从石川河蓄水之后, 每天和同事们工作到晚上10点钟似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在他们的脑海中压根就没有假节日的概念,一切都是那么 “自然” 地在进行着。
“我更多的是被身边的人感动着。 ” 在孟卫的身边很多年轻的同事为了赶工期硬是推后了婚期, 对于“婚假” 更是没有任何概念, 只是觉得都不想把工作耽误在自己的手上。对于孟卫这种经常加班的工作状态, 她的妻子有着最深刻的感受, 去年孩子刚出生的时候, 孟卫就因为工作常常加班加点没有时间照顾她, 最长的一次加班孟卫是晚上4点多回来的, 早上7点多就又匆匆出门了。盼望着丈夫能休一次年假一家人外出一次,对妻子来说似乎是一种奢望,心疼丈夫的妻子总是记得孟卫 提 到 的 最多的那句话,“ 工 作 中 别人看来很辛苦, 只是自己 按 照 一种标准完成 时 , 那种 充 实和 满 足也 就 不觉得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