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的理发店、 裁缝店、 小杂货店, 别具匠心的细部雕饰, 这是阎良区武屯镇独特的人文资源。这座历史小镇正在积极努力, 以自己特有的优势, 因地制宜打造历史文化名镇。为了维护整体乡镇秩序, 营造与古镇气息相适应的镇容环境, 自从阎良区开展城市治理工作以来, 武屯镇政府积极推进, 树立样板, 寻找治理工作问题, 全力提升阎良区整体城市面貌。
深入学习 找出差距
城市治理工作攻坚战一打响, 该镇主要领导带领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前往渭南市大荔县学习农村环境的经验和好的做法。 “经过观摩我们感触很深, 差异很大, 今后的工作任务很繁重。 ” 镇干部们纷纷表示。
在学习过程中, 镇干部总结了净化, 绿化, 美化、 靓化, 文化发展农村环境卫生的 “五化理念” , 并结合自身实际要树立信心, 坚决打好环境卫生胜利仗。找准差距, 解决思想问题, 提高了环境问题的思想认识, 按照 “五化理念” 结合各村的实际逐项完成, 扎实推进, 集中各方面的项目支持共同为样板村服务, 努力使样板更精品。
树立典范 迎头赶上
行走在古色古香的武屯镇老寨村街道, 绿树红花, 街道一尘不染, 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的建筑物墙面显得更为明亮。 “老寨村漂亮吧?这里就是我们的样板村, 城市治理工作有效开展以来, 我们辖区的各个村都能像老寨村一样美! ” 武屯镇政府城市治理工作人员付四九说。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武屯镇实际, 该镇将老寨村树立为样板村, 为其它各村树立标尺, 迎头赶上, 逐步提升全镇人居环境。武屯镇成立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具体方案, 实行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 党员干部带头行动, 群众人人参与, 做到村不漏组、 组不漏户,整村推进不留死角。同时向每户村民发放 “老寨村环境卫生公约”400余份,悬挂标语12条。
突出重点 有效治理
治理工作开展初期, 老寨村住户门前 “三堆” 现象比较严重, 针对这一难题, 镇政府多次组织召开 “村三委”会议讨论研究, 制定了具体的解决措施。组织人员、 安排车辆对公共路段及出村路两边的垃圾进行清运, 对路两边的杂草进行清除, 树木都进行修剪刷白, 路肩修缮培土, 清理排水渠垃圾。动员各户先对自家门前的三堆自行清理, 特别是闲置空院不能留死角, 全镇包组干部全程参与。经过数次集中整治, 仅老寨村共刷新墙面18000平方米, 修补管道2000米, 新建圆形拱门3个, 修建透视墙500米,新建排水池12个, 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 总共投资80万元, 样板村治理成效显著。
自长效机制建立以来, 每天早上只要村内垃圾清运车的广播一响, 群众就自觉将垃圾拎出来放到垃圾车上, 甚至部分村民一早就自觉在门口等候垃圾车的到来, 村民环境卫生意识逐步形成, 村内面貌焕然一新, 一个亮丽整洁的美丽乡村呈现在大家面前。
持续发力 扮靓武屯
城市管理工作人员付四九说, “城市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我们不是专业的清理人员, 却在不断实践中练就了一身本领。我们不是无所不能, 只是比较顽强和执着。我们将在不断地自我提升中与古镇一起走得更远! ”
按照树立的样板, 其它各村先后制定了各自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 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 对各自辖区的环境卫生工作依照参观的 “五化理念” 进行自查, 想法设法把各自的村容村貌建设好。同时, 镇城管执法办也不间断的按照 “日巡查、 周汇总、月评比” 的考核机制进行督促检查。通过各方面的力量促使我镇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魏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