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国学如何让真正走进课堂 大学南路小学开展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

2015-10-19 16:15  兵马俑在线

■记者 司文

国学私塾在民间的兴起虽称不上是雨后春笋,但也引起了相当的关注。这其中折射出众多家长对国学教育的期待,更给现行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多启示和反思。国学教育到底要不要纳入中小学课程,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教授国学?这些问题成为很多在校教师思考的问题。

国学进课堂已成共识

将国学纳入中小学生课程到底有没有必要?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认为:非常有必要!碑林区雁塔路小学从2008年开始就开设了国学课程,还配备了专门的国学老师,每个班每星期上一节课。董君妮就是学校的6名国学老师之一。她告诉记者,学校目前所用的《国学》教科书选用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和先秦散文中的精华。“国学所教的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会对学生思想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对语文素养也有一定的提升,另外,对学生礼仪、素质、心理都有很好的培养作用。”

铁五小国学老师荣青青表示,国学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首先要懂得这些道理,再学习文化知识。他说:“《弟子规》中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说先学会做人,行有余力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建议全市将国学纳入教材,让孩子系统学习国学的精髓。”

国学是否纳入教材有分歧

那么如何将国学有益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不是“填鸭式”的死记硬背,增加孩子们的负担呢?对此,老师们也提出了很多见解。

董君妮认为国学切忌纯粹地反复诵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大部分都需要老师引经据典、解释引导,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在教学中,董君妮发现,只要将国学经典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其实孩子们很快就能掌握。荣青青说:“国学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年纪小的孩子可能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他们喜欢听故事,知道这些故事里的人物。让孩子对国学感兴趣是我们老师需要研究的方向。”

郭晓凤则认为,国学走进课堂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旦成了教学内容,有了重点、难点,反而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国学重要的是兴趣引导,与学生们在心灵上产生共鸣,不是灌输知识,而是传承文化。”(2015年10月15日《西安日报》10版)

(图为大学南路小学开展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

全站热点
供电临潼公司组织开展第十一次“爱电日”宣传活动

2015-10-19 15:14阅读

城建集团召开季度工作推进会

2015-10-19 10:17阅读

临潼区食药局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大检查

2015-10-17 08:03阅读

灞桥区市容园林局加大道路保洁力度 全力做好治污减霾工作

2015-10-16 15:08阅读

我市陈若星当选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 贠恩凤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15-10-15 16:09阅读

莲湖区妇保站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专项督导

2015-10-14 15:03阅读

碑林区档案局停止办理单身证明

2015-10-13 16:0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