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抗战故事—中条山战役

2015-09-02 15:05  兵马俑在线

从1938年到1941年间,中条山区大小战斗虽然有13次之多但是规模都不大。但是,一场真正的危机却正在悄悄临近。

1940年底,日本政府调整了中国作战指导方针,作出“必须迅速解决中国事变”的决定,要求在1941年秋季以前,“进行最后的积极作战,力图解决中国事变。”另外,中国的盟友苏联也为了抵抗德国的入侵,与日本签订了双方互不侵犯条约。因此,日军得以调动主力作战,意在打通华北通道,彻底消灭驻守中条山的国军,威胁西安、洛阳乃至重庆。

虽然国民党高层都意识到了日军大举进攻中条山的企图,但是他们认为日本人的野心在于渡过黄河,直取西安、洛阳。因此,派重兵把守这两地,不让日本人渡河,甚至将中条山的守军调往洛阳驻守。其中,孙蔚如的第四集团军也是在晋南会战前夕被调离的。这支陕军因为“六六战役”的惨胜,被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赞誉为“中条山铁柱子”。

孙蔚如被调离后,意味着原本中条山的24万守军,一下子就变成了18万。有资料显示,军队看似是18万人,实际上1/3的人在经商做生意,1/3的人在种地,只有1/3在操练。那么实际有战斗力的只有这6万人。而日本人却又增兵到了10万人,此消彼长之下实际上日军占据了绝对优势。

同时,因为各个部队长期驻扎,不曾调换营地,导致了日本人的奸细将各个军团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甚至在双方临阵之时,敌人都能喊出国民党军队营、团长的名字。

在这样的情势下,1941年5月7日,中条山战役爆发了。战役前后历时一个多月,中国军队由于事前准备不足、又缺乏统一指挥,除少数突围外,大部溃散,被俘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

全站热点
草滩街道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2015-09-02 12:04阅读

“人性化+高效率”搭载互联网 碑林区城居养老开创居民养老待遇支付新模式

2015-09-01 19:06阅读

西安市气象局副局长刘宇莅临蓝田检查指导工作

2015-09-01 11:03阅读

古城乒坛后继有人 西铁五小队获多项全国冠军

2015-08-31 12:02阅读

临潼区旅游商贸开发区举办职工礼仪培训讲座

2015-08-29 10:56阅读

周至县支行开展防火安全教育演练

2015-08-28 16:02阅读

草滩街道三举措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2015-08-27 18:0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