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战老兵王志恭在庆典现场)
6月8日上午,未央区六村堡南皂河村的戏台前人头攒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村两委会及王志恭的子女为抗战老兵、百岁老人王志恭举办的“百岁庆典”活动,全体村民和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抗战老兵的后代参加了这次活,在原国民革命军第38军军长赵寿山将军的长孙赵武原代表抗战老兵的后裔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这次活动也是未央区群众自发的记念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具体行动,就连西安市秦腔艺术团也赶来助兴。
(抗战老兵 王志恭)
戏台前摆放着陕西抗战老兵关爱团赠送的“抗日仪范、流芳万年”牌匾;四川关爱抗战老兵川军团敬赠的“抗日老兵、民族脊梁”旌旗;抗日后裔高士清、赵武原、冯寄宁赠送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贺寿锦旗和老寿星木雕;以及南皂河村两委会、铁锁村两委会分别赠送的贺寿牌匾及锦旗。未央区作家协会主席和部分会员参加了这次活动,并为老人献上由区作家协会会员李兴茂整理、撰写的《抗战老兵王志恭回忆录》。
王志恭生于1915年,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街道人,在原国民革命军第38军(赵寿山为军长)的教导团服役,历任上士班长、排长、重机枪连连长等职,曾参加过“中条山”等著名战役。1940年10月,随部队调防河南,在巩县奋勇阻击日军,坚守虎牢关据点7昼夜,全营2800名官兵仅剩不到200人,其余全部壮烈牺牲,王志恭从死人堆中爬出。1938年7月,王老所在的部队开赴晋南中条山抗日前线,守卫中条山达三年之久。期间。他参加了“六六战役”、血战永济的惨烈战役。在战斗中舍生忘死,英勇杀敌。1946年5月,王老随孔从洲的38师在巩县起义,后护送孔从洲到大别山解放区。解放后他解甲归田,回乡务农。
该书采取抗战老兵口述,笔者者现场记录,查阅档案核实等程序,做到了大事不虚,细节翔实,终于使《抗战老兵王志恭回忆录》赶在抗战纪念日之前面世。这本传记共分10章,书中以王志恭老人戎马生涯为主线,从老人少年从戎、参与“西安事变”、血战娘子关、中条山战役、策应“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展现了陕西军民为反法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所作的贡献,同时也为抗战胜利7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未央区文联作协供稿)
2015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