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要简单的看这个黑匣子,拿医学举例:据统计全球死于可预防伤害的患者人数高达40万。什么是可预防的伤害呢,就是误诊、误用药品、手术中的误伤等等,这还不包括像家庭护理、药店这种机构所犯的错误,而这些错误本来可以避免。
原因也许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疾病本身的复杂性,比如资源的限制等等。最关键的是,在医疗行业,以失败为耻,刻意地去隐藏和躲避失败,就缺乏航空领域中“黑匣子”的习惯。
在国际民航组织中规定,航班当中要说英语,你会不会觉得奇怪呢?都是中国人,为什么还要说英语呢?这是因为中国人的含蓄与委婉,常常让事情变得复杂,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是不能够分上下级的,更不能顾及同事的感情。
早年腾讯创业的时候,就要求办公室内必须称呼同事英文名字,因为在英语环境里,没有什么“总”,“科长”之类的级别名称,直接都是名字互相称呼,这样可以减少沟通过程中“中国式委婉”。
1997年韩国一架客机撞上了附近的山上,造成了228人的遇难,事后在调查分析事故原因的时候,发现其他机组成员多次提醒机长,飞机上的问题,但是由于韩国人上下级沟通的时候,说话都比较含蓄,因此机长一直没有明白这种暗示,最后酿成了悲剧。
而且航空业还规定,机长和副驾驶在吃饭的时候,必须吃不同品类的食品,这当然不是为了显示级别,而是当机长因为食物中毒的时候,副机长能够及时顶上。不仅仅是吃饭要吃不同类型,而且吃饭间隔要在30分钟以上,尽最大可能规避食物带来的影响。航空业为了避免全部机组人员出问题,甚至上厕所都不能一同去,如果一个飞行员去卫生间,那么另一个飞行员必须要戴好氧气面罩,防止在这段时间内出现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