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条医保信息编码上传成功,标志着高陵区医疗保障局医保信息业务编码维护录入上传工作圆满完成。截止目前,全区应报定点医疗机构39家,上报39家,赋码率100 %;应上报定点药店176家,上报176家,赋码率100%;局系统应维护医保系统单位3家,实际维护3家;人员信息应维护62人,实际维护62人,赋码率100%。
自西安市医疗保障局医保信息业务编码工作安排启动以来,高陵区医疗保障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明确任务,细化措施,按照“统一分类、统一编码、统一维护、统一发布、统一管理”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医保信息业务编码维护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组建编码信息维护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维护工作推进会,明确专人负责信息业务编码的维护和审核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打破传统集中培训模式,通过医保信息业务编码微信群、制作操作流程培训课件等方式,全程实行线上操作,及时分析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及时沟通,答疑解惑。建立良好的沟通工作机制,公布信息维护人员联系方式,利用业务编码微信群、电话等及时解答疑问;及时与兄弟区县沟通交流,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亮点做法,有效推动信息维护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及时与上级医保部门保持联系畅通,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及时上报,积极寻求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加速推动自上而下、统一规范的医保信息业务编码体系建设。
三是全面开展,高质量完成工作。认真维护医保系统内部单位及工作人员信息。细致梳理两类机构名单,全面详细录入医疗机构、药店及药师等基本信息。对各单位维护信息逐条审核,确保编码标准信息真实有效。不定时在业务编码构群内发布信息编码标准格式和录入时限,提醒被退回机构及时纠错。定期通过微信群发布未完成机构名单,对区内的医药机构,逐一电话通知指导;对操作确有困难的,分批次安排现场录入指导,做到100%高质量的完成信息业务编码工作。
下一步,高陵区医疗保障局将此基础上从三方面继续提升完善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机制:一是及时有效更新数据。认真做好数据动态维护,将业务编码数据库和两类医药机构的日常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督促指导机构及时维护变更信息。二是平稳推进标准实施。待国家医保信息业务编码信息数据库应用后,按照统一安排,积极参与贯彻落实标准化建设,规范管理工作,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三是积极主动学习,提高理论和业务素质。通过强化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整体工作标准,提高医保经办服务质效,持续推动全国药品及医用耗材价格公开透明和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为进一步强化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和提升全区医保业务经办水平等各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