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安区启动“名师+”研修共同体工程,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育领域人才示范、辐射、引领、带动作用,搭建教师成长的发展平台,打造坚强有力的基础教育人才队伍。
长安区印发了《西安市长安区教育局“名师+”研修共同体考核办法》,通过组织在职在岗的正高级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省市级教学名师、省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开展区级“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遴选工作。经过个人申报、学校推荐、专家审核及材料复审等环节,全区共有22名优秀教师入围成为区级“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
7月16日,长安区举办首届区级“名师+”研修共同体工程启动仪式,为长安六中“长安区人才工程'名师+'研修基地”揭牌,为22个“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授牌。“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代表郝利华老师、成员代表郗锦花老师分别进行表态发言。长安一中教师吴雅莉为大家展示了公开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市教科所副所长贾玲对公开课作了精彩点评,肯定了长安区“名师+”研修共同体工程的初心、举措,同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启动仪式上,区委组织部还对人才建设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并就强化教育人才建设、推进“名师+”研修共同体工程进行强调:一是要加强名师培养,不断更新教育发展理念,进一步凝聚人心、开发人力、培育人才;二是要加强学习研修,通过“名师+”工程、骨干体系建设等措施,让教师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引领者、专业素养发展的实践者、实现学生美好梦想的助力者;三是要加强合作交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让“名师+”工程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学科研究共同体和人才成长共同体。
“名师+”研修共同体工程的启动,是强化长安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22个“名师+”研修共同体,将成为全区名师的摇篮、教学的基地、研究的平台、辐射的中心。长安区将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全区教育工作的核心竞争力,为全区“三三三”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强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