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哨,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玩具,西安半坡出土的单音泥哨为泥哨的鼻祖。它造型生动、小巧玲珑、色彩明快、声音清脆、响亮,民俗味浓厚,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泥哨也叫泥叫叫,是民间对这种小泥人的昵称,这种来自西安市白鹿原上的传统手工艺品,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余音回响。
泥叫叫的制作以当地深壕的土为原材料,制作过程分制坯、晾晒、烘烤、烧制、着色等步骤。从选土、和泥、到制坯、做哨,再到烧制、彩绘,全部都是手工完成。将泥土制成形态各异的泥叫叫人物,几番雕琢与晾晒,往往需要耗时数月。
其中最难的,是让这些小泥人能吹奏出或清脆或悠扬的哨音。三根竹签,两根平行放入泥坯,一根垂直压着前两根竹签,用泥将它们包裹严实后,平稳快速地抽出竹签。每个泥叫叫都如同一台精密仪器,需要制作者在每道工序中都细致入微。制作中全凭着手艺人年复一年练就的双手感觉进行捏合与雕琢,使原本平凡无奇的黄土变为民间艺术的瑰宝。
目前,该项目传承人是灞桥区狄寨街办狄寨村的徐文岳。1950年徐文岳开始拜师学艺,便开始学习用模具做了泥叫叫,喜欢画画的他得心应手,很快掌握了这门技艺,自此便与这门手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1983年春节,书画民间工艺品展览中,他的泥哨作品被评为二等奖,2007年被列为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代表作有福禄寿、捧莲的何仙姑、提篮的蓝采和、拄杖的铁拐李等作品。同时还研发了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的系列泥哨作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泥叫叫所代表的是白鹿原民间千百年来的往事云烟,哨声响起就是对过往历史的召唤。泥叫叫是逝去的时光中最纯朴的儿童玩具,也是最真实的白鹿原声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