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实招。突出四个重点,确保稳定增收。一是聚焦“两业”促提升。建成8家区级就业扶贫基地、3家市级就业扶贫基地、1个返乡创业孵化基地;落实公益援助岗和公益专岗62个,协调落实工资26.14万元,为192户有劳动力贫困户落实稳定就业247人。为全区236户贫困户落实了产业帮扶措施, 发展带动实体27家,兑现分红30万元;为42户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180.55万元; 63家民营企业先后投入337.05万元,一对一、点对点对151户贫困户实施产业和就业帮扶。全区有劳动力贫困户全部实现了每户有一个中长期产业项目或有一人稳定就业。二是聚焦问题抓整改。对标中省市反馈问题,对11个方面11项共性问题38项具体问题逐项整改销号;对全区618户贫困户开展4轮逐户督查,整改完成31户产业、就业落实“双无”户和9户退出困难户。三是聚焦政策抓落实。为202名贫困户家庭在校学生落实教育扶贫政策301人次,协调落实各项教育扶贫资金36.4万元;组织教师大家访活动4次,开展送教上门32人次;为贫困人口落实住院医疗报销“四重保障”政策,发放补助资金总计319.03万元,落实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5161人次;为相关贫困户发放低保金和五保金593.85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30.48万元、教育救助金3.8万元、医疗救助金52.26万元;为367位贫困残疾人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及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47万元,协调落实各项资金总计35.93万元,帮助贫困残疾人进行创业、提供就业、发展产业等。四是聚焦“扶智扶志”强动力。开展“三除三送”、“板凳会”、“故事会”、组建扶智扶志“宣传队”等活动,宣传党的扶智扶志政策、身边的凡人善举和脱贫致富先进事迹,开展巡回宣展30多场次;对全区所有考上本科院校的贫困户学生每人奖励励志助学金3000元或1000元,切实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见实效。“政府给我们家重新修整了院子,让我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整洁舒适。同时还定期发放低保金,帮我们入股了光伏发电产业,为母亲在铁路医院找了份保洁工作,家里收入来源多了,也稳定了……”阎良区振兴街道郑家村贫困大学生刘丹激动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阎良区贫困户的声音。2018年4月,市扶贫办下达阎良区2018年度完成750人的脱贫任务,随后,阎良区按照全市安排部署,认真对照贫困户脱贫退出五项指标,全面谋划、开展、推进脱贫退出各项工作。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扎实履行退出宣传、民主评议、村级公示、镇街核查、区级抽查、镇街公告等各项程序,截至11月底,全区共确定脱贫退出贫困户597户1298人,剩余21户49人不予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