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位于西安市的某制药厂发生爆炸,当时在此工作的丁某某被严重烧伤,如今的丁某某已是69岁的大妈。27年来,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关怀下,丁某某的伤情得到了较好医治,目前健康状况尚可,目前还享受每月三千多元的工资。多年来,丁某某先后提起过13次诉讼,期间多次上访,并与老伴、儿子等家人列举了一份高达近七百万的赔偿申请。
2020年6月18日下午,当丁某某来到西安市新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后,该中心主任放下手中其他工作,安排老人在沙发上坐好,为老人端上热水,与值班律师耐心听取老人陈述,认真记录、分析。
由于事件年代久远,情况较为复杂,新城区法律援助中心高度重视,力争把法律服务日常工作融入到信访接待工作中去,在第一时间让上访群众与法律对接,将群众上访行为导入到法治轨道,依法合理实现诉求。同时,用法律规定定位当事人权益和义务,依法、公平、公正化解争端,促进矛盾和解。
经过对丁某某情况的依法分析,发现很多问题都是因为老人对法律知识的欠缺,对法律文件、文书的误解造成的,同时很多主张都没有证据支持,难以谈得上合理,更谈不上合法。
通过对证据资料的梳理,工作人员和值班律师仅发现一份1997年的判决对老人是有利的,依照此判决金额,老人应当得到的赔偿大约为十四万元。
从七百多万到十四万元,这对于老人的心理期望来说,有些难以接受。因此,工作人员和值班律师通过法律规定对其部分不合理主张进行了解释,同时建议老人通过有利判决和有效证据推理,包括申请老工伤认定等,还可能争取到更多权利;其次,按照老人口述,帮助其对多年以来的医疗、医药费用进行了求和计算。通过这些工作,老人放弃了大部分不合理主张,明确了依法维权的方法思路。
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法治建设的进步,也是依法治国进程的标志。下一步,法援中心将在区司法局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对困难群众帮扶的职能优势,积极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化解工作,引导信访群众通过法律手段合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避免盲目重复上访和矛盾激化,对困难的信访群众及时提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