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北大在家国罹难时顶风冒雨前行,在社会发展时勇立潮头,在时代竞逐时中流砥柱,文可指点江山,理可辨通自然,工可立起高楼,商可经世济民。
今天的北大亦是自由开放、兼容并包的知识殿堂。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力争一流,走向世界,三尺讲台上有授业解惑,台下也有争鸣论道,图书馆与实验室里永远有一盏灯为你而亮。
打开这张录取通知书,就是打开了北大的知识之门。在一流的硬件设施支持下,每位学子都能常与大师益友携手前行,尽情追逐梦想,创造无限可能。
一个世纪的漫长积淀与数代学者的深厚修养造就了今天的北大。这是一所曾与民族与国家命运共沉浮的学府,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风从遥远的民国吹来,仍然在红楼飞雪中盘旋,“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文人使命仍然在每一寸讲台上一呼百应,回响不息,敢为天下先的家国责任依然是烙印在每一位北大人灵魂中永不磨灭的准则。
打开这张录取通知书,就打开了北大的精神之门,就是从先辈们手中接下笔与剑,接下它,就是接下北大一百二十年的担当,接下身为北大人的荣誉与责任。
北京大学2019年录取通知书已陆续发出,随其一同寄送的还有来自七代北大人的七封信件。在建国七十周年之际,每位新生都将获得这份穿越时空隧道而来的特殊礼物,与七位校友通过信件的形式分享初入燕园时别无二致的喜悦与求学路上的故事。
他们中有一生坚守莫高窟文物的“敦煌女儿”樊锦诗先生,有中法文化摆渡人“法兰西骑士”董强教授,有开启北大新百年的许智宏校长,也有勇攀珠峰的北大博士庄方东……
每封信都是一个故事,每封信都是一种祝福,他们秉持士人之风,坚守为新之路,在新中国发展的每一个时代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留下了不一样的风景。更重要的是,这些穿越时光而来的信件包含的是历代北大人不变的赤子情怀与家国关切,记述的是燕园往昔的似水年华与经年累月不敢忘记的使命担当。这是一份有温度也有厚度的礼物,承载了北大代代相继又时时立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