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沈沙沙
石泉县迎丰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领头雁作用,鼓励代表根据个人能力特长,积极参与扶贫工作,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46名县、镇人大代表人人发力、个个争先,积极发挥扶贫帮困引领作用。
示范先行,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迎丰镇人大代表余顺平被称为迎丰镇蚕桑一哥,去年共养蚕25张。今年他精心准备扩大养殖规模,新建一处300平方米的标准化蚕室,打破村域限制,承包新庄村集体114亩桑园和320平方米标准化蚕室,大力发展养蚕产业。
余顺平在庙梁村、新庄村、香炉沟村示范带动,成功完成13561目标,即年养蚕105张,固定用工3人,带动周边灵活用工526个,帮助67户蚕农提高养蚕技术水平,全年卖茧收入达10.98万元。同时,在庙粱小蚕共育点,他聘用共育员4人,发放共育蚕种406张。通过养蚕,余顺平成为迎丰镇新晋养蚕状元。
履职尽责,推进养殖产业发展
而将香猪产业做成迎丰镇名片的能人,就是迎丰镇县人大代表、梧桐寺村党支部书记袁世清。2017年,袁世清在梧桐寺村先后成立了民富原生态香猪养殖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前期让贫困户到合作社免费领取香猪种苗,然后带回家自行喂养,待到香猪养成出栏后,合作社按照市场价格统一收购。
通过扶贫帮带,既避免了贫困户无钱购买种猪难以发展的难题,又能实现零风险发展香猪产业。依靠这种香猪养殖模式,全镇发展香猪产业的贫困户累计达到50余户,累计实现增收10万余元。
建功立业,彰显代表责任担当
以人大代表、能人带动效应吸纳贫困户抱团取暖,通过产业带动促进共同发展致富。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迎丰镇人大积极发动代表履职,组织7名县人大代表、39名镇人大代表当好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各级代表负责联系2户以上的贫困户,结成一个对子,规划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脱贫增收。
目前,全镇46名人大代表中,有产业大户9人、技术能手18人、乡贤能人7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规划出辖区蚕桑、魔芋、蔬菜、林果、养殖五大产业,带动贫困户家家兴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