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兴平聚焦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对标补短工作,奋力推进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抓牢产业扶贫牛鼻子。按照市有示范带、镇有示范园、村有示范社、户有示范点总体布局要求,高标准建成占地1.4万亩的兴渭产业园,集中打造产业扶贫示范园22个,培育特色产业5280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206家。对全市剩余有劳动能力的1005名贫困群众,逐一进行摸底排查,建立有意愿发展产业贫困户台账。截至目前,累计摸排700户2082人,其中有意愿发展产业贫困户287户805人,均已落实资金、技术等产业帮扶措施。
稳住稳岗就业基本盘。紧盯贫困劳动力实际需求,持续推进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支持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今年以来,举办各类招聘会35场,培训贫困劳动力2007人次,提供就业岗位信息1.5万余条,特别是克服疫情影响成功实施线上招聘贫困劳动力30人,点对点输出16人,转移就业686人,完成年度任务400人的171.5%,333名双未贫困群众顺利就业,目前已累计转移就业13497人次。
织牢贫困群众保障网。全面落实农村低保兜底、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救急解难、残疾人社会福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等兜底保障社会救助政策。今年以来,共发放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特困供养等各类社会救助资金4369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480.17万元、重度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以奖代补资金25.56万元,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汇聚小额信贷资金池。严格落实扶贫小额信贷5321金融扶贫政策,以三抓三保为抓手,充分发挥金融扶贫杠杆撬动作用。定期开展上门服务和宣传,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逐一落实政策;组建金融扶贫工作专班,定期召开碰头会,专人做好预警监测、贷款催收等工作,有效防控扶贫小额信贷风险;不定期对贷款精准投放、助力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抽检,及时解决逾期贷款化解不及时等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贷款3176.8万元,获贷率28.68%,无一笔逾期行为。
打造消费扶贫新热点。成立消费扶贫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健全扶贫产品认定机制,全力打造兴平市扶贫产品品牌,已认定扶贫产品供应商40个,扶贫产品76个。加快党政机关、大型综合市场等场所三专建设,已建成专区2个、专柜32个、2个专馆。深入开展八进对接承销、社会力量带销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订单笔数生成332笔,已完成采购交易金额92.67万元,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额突破千万元。(轩磊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