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记者 姚琼 左超君
地下管网是城市的血脉,畅通无阻才能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8月31日,渭南市工程处在创文排查工作中发现前进路与华山大街十字附近有下水道井口冒水,污水横流,影响行人通行。随后,工程处的抢险队员迅速出动,奔赴现场疏通。
在现场,记者看到,堵塞的位置位于前进路火车站坡下面,队员们揭开井盖,发现堵塞的原因是大雨过后,大石块和泥沙堆积而堵塞。经过第一轮排水后,下水道的冒水已经被止住。为了彻底疏通管道,市政工程处的抢险队员下入井中,在狭小的空间里用手清理石块和泥沙,其他抢险队员在上面帮忙拿工具,由于石块比较大,给清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整个清理工作整整持续了将近6个小时,出动了8人,清理出了大量石块。
“每天衣服都是臭烘烘的,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澡。”刚从下水道出来的杨师傅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在这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工作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也舍不得离开了。他说,我们上下班没有时间点,午饭基本都在外面快餐店解决,除了午饭时间外,他们一天几乎都在工作。
“下水道井里的垃圾大多以树叶和沙土为主,但有时井内杂物太多、太重,锅瓢和铲子等工具根本起不了作用,这时只能靠人下到井内清掏。”市政工程处抢险队队长张铭介绍,但为了保证下水管道的通畅,遇到堵塞的情况必须马上疏通。像一般日常清掏维护工作还好,最怕的是夏天,下水道经常会发出阵阵恶臭,他们也只能忍住臭味,打开一个又一个的井盖清理着地下的杂物。
市政抢险人员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风吹雨淋,他们固定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中,默默扮演着城市“管道净化器”的角色,利用自己手中的锅瓢、洋镐把等工具,净化城市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