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记者 夏莲 见习记者 贾维
“嗨,你好!”9月3日,记者在市儿童福利院再次见到了“小胡巴”,小家伙温柔的奶音一下子融化了记者的心。“小胡巴”是7月12日在万达广场走失的男童,当日,民警寻找家人无果后,将其送到了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7月15日,本报以《走失男童盼回家》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不少爱心人士打来电话,询问孩子近况。
“孩子还好吗?过得怎么样?找到家人了吗?”带着热心市民的问题,9月3日,记者走访了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市儿童福利院。
据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副主任牛元媛介绍,孩子来到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后,工作人员给他起了名字,叫“小胡巴”,并带他做了全面体检。体检结果显示“小胡巴”脑部有囊肿,发育略迟缓。随后,工作人员与民警全力配合,为“小胡巴”采集DNA并发动社会力量,寻找亲人线索。遗憾的是,截至目前,尚未找到有效信息。为了让“小胡巴”更好的成长,并进行进一步治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将他送到了市儿童福利院,由这里的“妈妈”们对他进行更加专业的照料。
8月25日,在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的护送下,“小胡巴”来到了市儿童福利院,这里的“妈妈”还给他取了个新名字叫“卫爱溪”。“他是七夕节来到福利院的,‘夕’谐音溪水的‘溪’,所以我们给他取名‘爱溪’,希望他在我们这边儿的幸福生活像溪水一样又长又亮又清。”渭南市儿童福利院办公室主任宋悦遥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儿童福利院仍实行全封闭管理,卫爱溪还在隔离期,福利院专门安排了护理员妈妈蒋晓棋全天候照料。针对孩子发育迟缓和运动不协调的问题,市儿童福利院正在为他进行康复训练,后续还将针对孩子脑部囊肿的情况,为他进行下一步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