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合阳县:红提鼓起行家庄人的“钱袋子”

2020-07-30 12:10  渭南日报

7月24日,到合阳县新池镇行家庄村采访,具有渭北典型民居风格的气派房屋整齐分布在宽阔巷道两边,但大部分红色的大铁门紧锁着,村里除了几个乘凉闲谝的老人和追逐嬉戏的孩童外,几乎看不到青壮年人。

听到记者询问村民是否都出去打工了,一位老人笑着回应,“没有没有,我们村在外面打工的不算太多,大部分人都在葡萄园里呢。这几年红提卖钱,大家重视得哩。”

行家庄村享有“中华红提第一村”的美誉,红提葡萄面积达3400亩,占耕地面积的80%,是行家庄村群众最为倚重的主导产业。这几年依靠种植红提,乡亲们家家修新房、买小轿车,在城里买房的也不在少数。红提成了这里群众实打实的致富果。

党均宏因为理念先进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和妻子在种的10亩红提采用科学的作务技术,去年还整上了防雨棚。“我们村以前种过西瓜、栽过苹果树,但效益都很一般,那几年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的,盖房、供娃上学、给娃娶亲,基本都要贷款或者借钱。”说起前些年,党均宏语气中有几分苦涩。

2000年,行家庄村经过考察,决定大面积推广红提种植。党均宏成了第一批响应的。“穷则思变,日子真的过不前去才想着是不是可以试着种种,也许就能把钱紧的局面度过去。”

这一试,包括党均宏在内的行家庄人很快就尝到了甜头。红提本身货架期长、硬度好,再加上行家庄这边的温差和土壤,口感特别好,一上市就深受客商欢迎,一亩地卖个一万多元很正常。“我见天就在地里,红提效益好更得精心管理,我家这十亩园子,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党均宏说着,语气中难言兴奋。

行家庄村村委会副主任李永红和妻子党英会也务了14亩红提,问及效益,党英会毫不掩饰得意,“一亩地一万多,比上班都强呢。”靠着种植红提,他们两口子供出了两个大学生,“因为有这几亩红提,娃们上学咱没作过难。”她还告诉记者,丈夫李永红除了平时做好村上各项工作外,还是村上最大的红提代办,“光我家一年走得红提,最少也在100万斤。”

党小勇家也栽种了10亩红提,为了种好这些致富果,他总是敏感的收集各种科学先进的作务方式,一听说哪里有好技术,立马就跑去学。如今,他家的园子大量布施农家肥等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进而提高红提品质。“我这里红提一熟,各个代办家里客商就扎满了,巷道里到处都是定点收购点,根本不愁卖。”他还告诉记者,为了保证红提的品质,他们村从不整园销售果子,“都是现摘现卖,确保卖给客商的都是熟透的好果子。”靠着红提,党小勇供儿女上了大学,还给儿子在西安买了房。

虽然村上事务特别多,但行家庄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党建奇一直没有放弃红提葡萄种植,套袋等有些环节忙不过来,只好雇人做,但需要技术投入的,他和家人都亲自来。“红提效益这么好,放弃舍不得,再加上咱是村干部,不但要种红提,还得引导大家种好,把‘中华红提第一村’的金子招牌维护好。”

党建奇还告诉记者,为了把红提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好,村上还积极争取项目,新打了两眼机井,还整修了生产路,助力红提产业发展。“设施现在还是我们村红提产业发展的短板,今后我们将积极想办法,鼓励群众发展设施种植,同时要建立示范园,引导群众将品质放在首位,打造行家庄红提葡萄品牌,让群众钱袋子不断鼓起来。”他如是说。

全站热点
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渭南赛区组委会暨技术会议召开

2020-07-30 10:02阅读

“社区工厂”帮助老厂区焕发新活力

2020-07-29 11:07阅读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6.6亿元

2020-07-28 10:05阅读

最嘹夜铜川,助力铜川夜经济

2020-07-26 09:03阅读

工作扎实解民难 脱贫攻坚克难关

2020-07-23 23:21阅读

市住建局(人防办)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精神

2020-07-22 11:15阅读

资源规划临潼分局组织召开临潼区2018年基准地价制订和更新调整项目成果听证会

2020-07-20 12:2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