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记者 王勇 通讯员 雷欢欢
金银花 ,又名忍冬,由于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故得名金银花。金银花适应性很强,对土壤和气候选择并不严格,每年花开两季,经济效益较好,故成为很多地方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利器。在合阳县王村镇尧头社区,几百亩的金银花目前长势良好,村民们已经采摘销售了一茬,正信心满满地等待着秋收。
尧头社区合阳县城西北5公里处,现辖两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447户1775人,耕地面积5456亩。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结构单一,群众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增收十分困难,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14户,贫困发生率23%。
脱贫攻坚以来,为切实改变社区的落后面貌,社区“四支队伍”带领贫困户和村民代表到蒲城县尧山镇参观当地金银花产业园发展情况,还特意聘请了尧山镇闫家村王春彦书记来社区宣讲金银花发展前景及亲身体会,并现场进行指导培训,聘请县人社局就金银花的栽培和管理进行为期5天的专业培训。争取县帮扶单位农机化发展中心投资15万元,用于苗园区苗木的栽植,争取县财政资金25万元,用于金银花产业园区生产路、滴管等设施,截止去年10月底,共流转土地200亩,栽植金银花270亩,其中,贫困户26户栽植92.7亩。金银花这一特色产业正式在尧头社区落地生根。
金银花见效快,每年可采摘两次。就在一个月左右前,不少村民已经将春收的钱揣进了腰包,社区贫困户王天时就是其中一位。多年前,王天时的儿子因为车祸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随后,儿媳出走,孙子年幼,全家的重担再次落在了年迈的王天时身上,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村上号召发展金银花产业,王天时抱着先走一步的态度一下子种了4亩,春节后虽受霜冻影响,还是卖了5000多元,对于这个新产业,王天时信心十足。
据了解,为真正将产业做大做强,由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专门设立金银花产业园区,统一整地,覆膜,种植,现成活率达到90%以上。贫困户可在园区务工增加收入,也可以参与承包经营或投资入股增加收入在管理上,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的,由社区统一提供竹竿,所有农户自行除草、定干。流转给合作社的,则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同时,争取项目资金,购进烘烤设备一套,建设厂房一座,新打机井一眼。
社区常务主任兼合作社理事长王李广对记者讲,目前,产业发展形势极好,附近不少村民已经被调动起来。下一步,他们打算进一步扩大规模,打造品牌,提升效益。已经推出了“金水畔”金银花茶这一品牌,商标申请正在办理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