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夫唱妇合”创业路 弹起养猪致富二重唱

2020-07-22 18:02  安康日报

通讯员 廖霖 包登国

初闻不知字何意,再问方识养豕人。岚皋县十佳职业农民、2018年安康市第二届十佳职业农民、陕西省第三届职业农民技能大赛安康选拔赛家畜养殖工第一名、安康市示范家庭农场,这些荣誉都属于岚皋县堰门镇瑞金村的璞朝晷,一个朴实的秦巴汉子,他是金盆旺生态养殖示范园的农场主。

十几年前,他还是一个外出务工受挫,回家养猪都靠赊账的小伙子,这些年,璞朝晷与妻子做起夫妻猪倌,协心弹起养猪致富二重唱。他在不断地努力以及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下,已经成长为堰门镇瑞金村这一深度贫困村远近文明的致富带头人。

我也要和猪睡到一起

2007年,在外漂泊已久的璞朝晷迫切想有个固定的地方安家,过年外出返乡之际,他望着家乡的山山水水心中萌生了在家乡创业的想法,没想到和妻子一拍即合,于是两人说干就干,第二天妻子就买回了4头母猪,总共花费了1868元,开始了他们的生猪养殖生涯。

以前农村老家的房子是二层土木吊脚楼,璞朝晷让妻子住在集镇,自己则住在这个下面养猪,上面睡人的简易猪场里。随着猪崽一天天长大、数量不断增多,进食量也骤然增加,丈夫璞朝晷每天工作量特别大,之前妻子多次提出要从集镇搬过去一起住,璞朝晷都拒绝了,只是让他白天有时间来帮帮忙,其实是他心疼妻子住猪场,条件恶劣,夏天又热又臭蚊虫又多,冬天则很冷,妻子曹菊贤看到丈夫面黄肌瘦,忍不住抱怨道:说好的一起养猪嘛,我不怕吃苦,我也要和猪睡到一起,丈夫逗趣地回答道:你不是骂我是猪吧,伴着两人的欢笑声,曹菊贤回去安排好家里,就背上铺盖住到了养殖场,只是没想到,这一住就是13年.....

我也是职农啦

养猪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天早上,妻子到猪圈喂猪,唤起猪儿时发现了异常,有一头猪没有起来吃食,这时她慌忙跑去叫丈夫来看看怎么回事,丈夫看后也是一头雾水,脑子里闪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兽医,于是就去几里地外的镇上找来兽医, 兽医来到猪圈边对病猪一番查看之后说:配点药打一针之后就好了。令夫妻二人没想到的是这小小的一针药竟然要了一百多的费用。待兽医走后夫妻二人又开始琢磨了,医疗费用这么高以后遇到问题怎么办?于是两人决定要学习专业养猪知识才行。

经打听后得知镇上有技能培训班,璞朝晷就赶紧报名登记,生怕错过机遇。经过一期培训下来他自觉收获颇多,对生猪养殖事业信心增强了不少。后来,凡是有养殖方面的培训,他都去报名参加,2017年在县农广校的带领下,他参加了职业农民培训,经过不断地培训和学习,先后考取了初级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和中级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渐渐地从一个普通农民转变成一名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在政府政策支持和夫妻俩不断努力下,2011年建成1000多平方米的规模化养殖场,实达到存栏20头母猪育肥30头肥猪,年产出仔猪500头的目标,2017年又新建1000多平方米圈舍,实现存栏育肥100头、产母猪60头,年产出仔猪1000头。虽然养猪数量和猪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夫妻俩仍然惦记着当初帮过他们的父老乡亲们,璞朝晷说:最初我们俩没有那么多资金,都是附近的乡亲们一点一点儿凑起来的,我现在有能力了,也要带动大家,毕竟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嘛。

2018年,他为村民提供仔猪384头并提供养殖技术,仅瑞金村的贫困户户均毛收入就增收3000元以上。2019年,作为本村的重要产业大户,他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公司+贫困户的模式,将市场价800元/头仔猪的价格下降至600元/头提供给本村贫困户饲养并开展技术培训,共提供仔猪300来头,为贫困户节省了6万多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璞朝晷夫妇在家乡的青山绿水上,用汗水滋养了致富的希望,他们依托本地良好的生态环境,靠着勤劳的双手,成就了自己的创业梦想,愿这对夫妻猪倌的致富路越走越宽阔!

全站热点
药王孙思邈的“学医疗亲”

2020-07-22 11:11阅读

西乡杨河镇综合整治人居环境

2020-07-21 11:14阅读

阿庄镇“扶贫连心驿站”干群共筑暖心桥

2020-07-20 10:03阅读

长安八年级九年级18634人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2020-07-17 11:32阅读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

2020-07-15 13:06阅读

区委第四巡察组赴资源规划临潼分局检查脱贫攻坚工作

2020-07-13 22:21阅读

宁陕:修复破损路面 绘制城市文明底色

2020-07-10 16:0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