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疫情防控期间,请您在出租车待客通道隔离区间,前后保持一定距离有序排队。”“请大家戴好口罩排好队,务必扫二维码登记信息以便乘车。”……连日来,在渭南北站出站口,市客运管理处稽查支队副支队长李小平带领值勤人员,对进出站旅客核查身份证、检测体温、登记信息,他们忙碌的身影已经成为疫情防控线上一道安全屏障。
“李队长处置情况果断,他是我们这些‘哨兵’里的‘标兵’……”说起李小平,其他队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渭南北站是我市每日人流量集散最大的地方,春节以来,这支小分队已配合车站,引导过往旅客“扫码”开展疫情防控登记上万人次。
疫情发生以来,市交通局第一时间安排部署,严格把牢铁路输入关,切断疫情输入链。成立了交通牵头,地方政府、铁路等部门组成的联防联控工作机构,按照职能分工,由市运管处、客运处、公交公司分别承担渭南北站、渭南火车站、渭南西站疫情防控工作。
2月9日,根据市防疫指挥部交通运输组安排部署,市客运管理处负责对渭南北站下站旅客检查分流工作,当好抗疫情况的“侦查员”。协助相关部门开展信息登记,全面排查外地来渭人员、扎实做好重点人员的交接工作,确保旅客不滞留,并对每天排查人员数据实时更新、全面精准,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上报,疫情严防输入。按照要求能够做到严防死守不漏一人,精准登记不缺一项,无缝对接不少一环,密切协作不误一事。
“我当过兵,让我先上。”作为一名有着14年党龄的党员,他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辛勤的汗水默默为城市客运事业作奉献。多次被市交通运输局评为先进个人,2019年被渭南市直机关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一次,面对艰巨的防疫任务,李小平不畏艰险,又一次冒着有可能被感染的危险,主动请缨,放弃节假日休息,第一时间站到疫情最前沿,成为冲锋在渭南北站的“逆行者”。
在渭南北站出站口,记者看到,这里设立了体温检测通道、省内返渭通道、省外返渭通道、重点地区来渭返渭旅客分流点、各县(市、区)换乘旅客登记分流处……李小平告诉记者,除了对返渭旅客登记运送工作之外,为保障乘坐人安全,市交通运输局还设置了乘坐公交车、出租车扫码登记信息制度,每位乘客在上车时都要进行扫码登记,同时每趟载客结束时,必须对车辆进行消毒,确保司乘人员安全。乘客出站、排查、分流、安置等情况全方位盯死守牢,经常忙得连吃饭时间都紧张。
凡是途经渭南北站的旅客,常常都能看到李小平协助配合出租汽车驾驶员对车辆进行消毒,认真查看进出车站车辆消毒记录,提醒出租车驾驶员营运中佩戴口罩、手套,常开车窗通风换气,确保车内空气清新等保护措施。常常可见他拿着消毒设备对渭南北站出租车专用通道、值班区域等重点部位消毒的身影。
疏导旅客、防控登记、疫情处置……李小平像个陀螺一样从早到晚连轴转。每天早上6时许,高铁站第一趟列车旅客下站时,他早已站在北站门口了,寒风呼啸中,穿着防护服的他已经开始忙碌了。炎炎烈日中,遇到行走不便的老人和快要晚点的旅客,李小平总是第一个跑过去帮助提行李。在乘车高峰期间,看到有急事需要乘车的人,他总是热心为旅客联系出租车。
疫情发生以来,受疫情影响进出渭南北站的乘客明显减少,但是每一名来渭人员的情况却是复杂多变。
“根据旅客登记信息,我们需要和其户籍地防疫指挥部联系,确保有人对接,做到闭环管理。”李小平告诉记者,疫情期间,旅客人数不多,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必须要摸清每名旅客的情况,确保他们安全受人监管。
有一次,一名甘肃小姑娘下了高铁,说是要去大荔亲戚家。按照当时疫情防控的规定,需要隔离14天才能去,鉴于此,小姑娘决定返回甘肃。可是已经晚上7时许,而最近一班回甘肃的车必须等到第二天早上6时。
疫情期间,所有宾馆关门,饭店停业。为了安顿小姑娘,李小平带着她吃自己准备的泡面,又专门带着她回办公室,还特别贴心地安排晚上值班的女同事陪她一起。第二天早上5时许,李小平专程把小姑娘送到火车站,看着她踏上回家的路才安心下来。
还有一次,两个从河南南阳来蒲城打工的人,因为沟通不畅,来到渭南后才得知还得隔离14天,两人刚下车就决定不去打工又要返回河南。无奈,高铁站已经没有当天返回的车票,李小平不顾疲惫,带着两人赶往火车站,帮他们订票,直到晚上零时许,看着两人踏上回河南的火车,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但是在李小平心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困难的事情,越是要带着一颗温暖的心冲锋在前。对他来说,身体上的劳累是其次,家人更担心车站人流量大,李小平被感染的风险大。他却这样说服家人:“疫情当前,作为交通人,人人都冲锋在前,我这样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句句朴实的话,一次次不分昼夜奔波,一天天循环往复……这是李小平在渭南北站抗疫的真实写照。虽然辛苦,但是每一次望着急驰远去的列车,听着群众发自肺腑感谢的话语,满身疲惫的李小平脸上都会露出笑容,像是打了一场胜仗。
当前,随着复工复产节奏加快,渭南社会经济逐步全面恢复,对于冲锋在防疫一线的李小平来说,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的任务仍然繁重。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近期北京的疫情防控形势又严峻了,我们更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在李小平和他的同事心里,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坚决织密交通重点部位疫情“防控网”,这就是一名防疫“哨兵”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