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杨志刚:群众的事就是咱自家的事

2020-06-19 09:17  铜川日报

通讯员 王欣婷

“喂,志刚娃,我家水管子来水了,你可给婶办了件好事呀!”王益区黄堡镇孟姜塬村石英侠在电话那头高兴得合不拢嘴。

4月28日,王益区水务局供水站杨志刚在下乡途中,接到了黄堡镇孟姜塬村村民石英侠的电话。电话里,石英侠焦急地诉说着自己遇到的难题。原来,黄堡镇孟姜塬村片区供水设备检修,石英侠家所在的区域停水了。看着家里马上就要出栏的几头大肥猪,没有自来水、也没有水窖,这可把她急坏了。

得知检修还得几天,石英侠一时不知所措,同村的张娟给她支了“一招”。“现在的干部都好得很,个个给群众办实事哩,你把你家遇到的困难试着给区上说一说,看能不能想想办法”。石英侠在村委会了解到农村饮水由农村供水站负责,便打听到杨志刚的电话打了过去。

“杨站长,你好。我是黄堡镇孟姜塬村的村民。村里供水设备检修,可是我家的猪马上就要出栏了,你能不能给我帮忙协调一下用水,急得很呀!”石英侠说。“婶,你先别急,我马上处理,赶三个小时给你办好。”虽说从未谋面,但是从电话里听到石英侠急得快哭了的语气,杨志刚斩钉截铁地应了下来。

挂了电话,杨志刚一刻也没有耽误,顺势站在村道的树荫下,拨通了供水站工作人员的电话,协调给石英侠家里送去了应急水。同时,督促工作人员在确保设备检修质量的前提下加班加点,及时为群众供上了自来水。

农村“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里“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饮水安全”关乎群众最切身利益,是重要的民生保障。脱贫攻坚工作伊始,如何保障辖区群众的“饮水安全”,成为了摆在王益水务人面前的一道道课题和难题。

作为全区脱贫攻坚具体负责农村安全饮水的杨志刚,心里想的最多就是旱塬上群众的吃水问题,他用实际行动阐释着如何做好“饮水安全”的践行者。白天他经常到项目现场查勘、检查项目工地,回到办公室都快下班了,他便主动加班做业务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统计,一忙常常忘了吃下午饭,回到家里妻子还给他留着晚饭。“这些年,家里的事多亏了妻子呀。”杨志刚感慨道。

10年的水利工作生涯,让杨志刚从青涩的少年变成了行业的骨干。2020年3月,市委、市政府下发通知,授予杨志刚2019年度“铜川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荣誉的背后承载着更多的责任和担当,对于80后的他而言更是服务群众的一个全新起点。

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大量走访,《王益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办法》《铜川市王益区农村供水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等文件相继出台实施,3年间杨志刚负责的黄堡东塬、黑池塬,王益北塬等27处农村供水改造工程先后高标准完工,惠及群众2.9万余人。

在王益区水务局的办公室,挂着一幅“脱贫攻坚谢党恩,饮水思源水务人”的锦旗,这是2020年黑池塬村供水改扩建工程完成后,全体村民为了表达心声给区水务局送上的谢意,是对所有水务人工作的肯定。

“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是水务人的第一要务,群众的事儿就是咱自个家的事,把他们的事情办好咱心里才踏实呀。”杨志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王益区提出“提升群众的用水质量”要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工作要求后,杨志刚又开始了新的一轮调研规划,及时对区农村供水设施进行再提升,加大供水工程日常运行监管和绩效考核,确保辖区农村供水工程建得快、用得好、群众得实惠。

“叔,最近水怎么样,正常不?”“姨,咱村里的饮水有啥困难,你就直接给我打手机。”这样的话语成了杨志刚每次下乡入户的“问候语”。当遇到群众反映问题时,他及时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把群众反映的情况一点一点记录清楚,第一时间向局主要领导汇报,及时沟通涉农镇办,研究解决方案,快速进行处理。

“志刚作为一名基层水利工作者,能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2017年在军台岭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一年时间里,协助村两委圆满完成了贫困村退出和村集体‘三变改革’后,积极推进落实农村供水管理责任体系,保证了供水工程长效稳定运行,让群众的饮水安全得到了保障。”王益区水务局局长董锁良对杨志刚竖起了大拇指。

全站热点
安康市纪委监委通报三起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和矿产开发典型问题

2020-06-18 18:00阅读

莲湖区统计局召开全体人员会议

2020-06-17 19:45阅读

河南保税集团总裁徐平一行来延考察调研中国(延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

2020-06-16 17:08阅读

石泉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演宣传活动精彩纷呈

2020-06-14 20:03阅读

项目建设开启奔跑模式——宝鸡高新区前四个月重点项目建设扫描

2020-06-11 20:31阅读

丹凤多措并举抓好农业生产

2020-06-10 08:15阅读

平利县2020年招商项目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

2020-06-07 15:0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