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国玺)近年来,耀州区委持续开展“访民意、解民困、送温暖”党旗领航奔小康活动,探索推行了“驻村夜话”“四项包抓”“民情日记”“民意测评”等特色做法,并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形成了为民服务解难题的耀州实践和五年坚守。五年来,“访民意、解民困、送温暖”党旗领航奔小康活动已成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载体,成为耀州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担当作为奉献的强力引领,成为耀州创新基层党建的特色品牌,成为耀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驻村夜话”,情系一线树导向。耀州区委出台《区委常委驻村夜话工作制度》,区委常委每个月至少利用1天休息时间、阴雨农闲等时间开展驻村夜话,常委深入包抓镇村,走访农户,做政策宣传员、信息收集员、问题调处员、致富指导员。区委常委人手一本《驻村夜话纪实》,注重偏远村、贫困村、矛盾村等,每次走访群众至少3-5户,访贫问苦解难题,走家入户送温暖,三级合力办实事。区委常委“驻村夜话”情况每月集中汇总一次,发现的问题每月集中交办一次,解决问题情况每月定期反馈一次,交办事项每月跟进督办一次。同时,区委每半年印发一期“驻村夜话”专报,对常委开展驻村夜话,解决群众难题,推动基层发展等情况予以通报。区委常委驻村夜话的推广,引领起广大区级领导的积极跟进效仿,为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起心系一线抓落实、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整体导向。近年来,区委常委通过“驻村夜话”累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600余件,为民兴办实事好事800余件,受到群众好评。
“四项包抓”,聚力一线勇担当。聚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区委统筹全局着力一线,在全区推行区级领导包抓镇(街道)、区级部门包抓农村、区级部门包抓项目(企业)、区级部门包抓社区工作机制。每年年初确定各季度包抓工作任务、承诺事项与办结情况,并常态化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区上每季度对“四包抓”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研判推进,并将区级部门包抓村(社区)、企业项目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全区所有区级领导全部包抓镇(街道),定期深入一线,帮助基层理思路、定目标、教办法、解难题,在脱贫攻坚战中担任镇(街道)攻坚总队长,牵头抓总,协调推进,督促落实,成为镇(街道)各项工作的主心骨、排头兵。区级部门至少包抓1个村(社区),每月集中到村走访一次,每月集中研究推进包抓任务,每年为村(社区)兴办一批大事实事,并作为脱贫攻坚的责任单位,部门干部人人包联贫困户,选派驻村工作队,脱产驻村抓扶贫。区级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包抓联系企业(项目),每月深入企业一线、项目工地,沟通衔接解难题,上门服务促发展,极大提升了区域营商环境,上海摩贝、上海辕点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落户耀州,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四包抓”机制的持续推行,有效实现了领导“真包抓”、部门“真帮扶”、干部“真服务”、群众“真受益”的预期目标。
“民情日记”,身入一线送服务。建立党员干部“民情日记”制度,全区党员干部人手一本民情日记,坚持常态化走访群众,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征求的意见、相应的对策及办理情况进行记录,建立台账,每半个月对访民意、解民困、送温暖等情况进行小结。定期对走访发现问题梳理汇总,对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想方设法马上办;对涉及面广、有难度的问题,提交单位党组织研究解决;对于全区层面的由包抓的区级领导集中收集提交区上研究解决。同时,党员干部在走访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将感悟收获也详细纪录在民情日记上,让干部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感悟初心,在解难题办实事的过程中践行使命。各镇(街道)各部门每季度定期组织民情日记“查晒评”,学习先进、鞭策后进,助推广大党员干部用情用力走访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民情日记成为耀州党员干部学做结合的标配装备,成为党员干部的成长档案,被群众亲切的成为干部的“红本本”。
“民意测评”,链接一线解难题。制定印发《民意测评工作办法》,采集全区群众移动电话号码,以村(社区)为样本单元,建立调查样本库,并将所有样本全部编码处理,每年对样本库更新。区上定期开展民意电话测评,按类型、按比例等距离从样本单元中抽取调查样本,围绕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环境产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以及干部作风等群众关切关心的热难点问题,提前制定调查问卷,开展电话测评。通过每次不同编码方式,每次不同测评团队保障了群众的隐私,让群众敞开心扉讲真话。通过多种抽样方式、多次开展测评,实现了群众两年全覆盖,确保问题全部掌握,意见全部征求。针对群众意见诉求,及时整理交办相关责任单位限期办理,并及时向当事群众反馈。通过民意测评先后为群众解决了一大批路不平、水不净、灯不亮等烦心事,破解了一批产业技术含量低、群众增收门路窄、农副产品销售难等大事实事,真正实现了“背对背盲打听真话”“面对面实干暖民心”的预期效果,成为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有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