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尹昌龄家训尹昌龄家训:: 勤谨和缓

2020-05-07 10:08  商洛日报

田亚历

商洛中学创始人尹昌龄先生铜像

尹公昌龄为儿子尹志纯题写的扇面

尹昌龄,字仲锡,1869年生于四川省华阳县,进士出身。1901年秋,已任过白河、长安、渭南、咸宁、邠州知县的尹昌龄来到商州任知州。他创办了商州中学堂,亲自撰写“创办商州中学堂碑记”,学堂兴隆名扬陕西。

1932年,尹公在赠儿子尹志纯的一把折扇中写道:“勤谨和缓四字,古人持以为立身之道,未敢须臾忽,后生小子其(岂)可忘之哉!汝言动,常常急遽。于缓之一字,无宜加意,从容详审,正所以养成德器也。此时若不知儆,日后恐滋,尤悔耳。”“勤谨和缓”成了尹公家训,他的子孙也时刻牢记着家训。

在我国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把“勤、谨、和、缓”四字箴言作为为官、为人、为学之道。诚然,有好习惯、好作风才能出好业绩、好成果。

勤就是要不偷懒,一以贯之。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如果少了这个“勤”字,再好的理念、再新的动作也只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真正的勤,是有目标、有志向,不动摇、不折腾,持之以恒,一以贯之。

谨就是要有敬畏,从严从实。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一笔一画不潦草,一丝一毫不苟且,如履薄冰存敬畏,如临深渊常自省。

和就是要分层次,和而不同。“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是一种态度、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缓就要重规律,久久为功。“缓”不是慢,更不是怠,而是尊重事实、遵循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清醒坚韧、顺势而为的战略定力。

从治学角度看,大学者胡适曾评解李若谷(宋代学者)“勤谨和缓”的考证方法。他说:“勤就是眼勤手勤。凡能勤的,无论识大识小,都有所成就。谨即不苟合,一点一滴不放过,一丝一毫不潦草,举一例,立一证,下一结论,都不苟且,即谨即慎。和即将作心平气和,即是武断的反面,盛气凌人的反面,进一步看,是虚心体察,平心考虑一切不中吾意的主张,一切反对我不利于我的证据和事实,抛弃成见,服从证据,舍己从人,和之至也。缓即从容研究,莫遽下结论,凡证据不充分时,姑且凉凉,姑且悬而不断。”

尹公从1894年至1940年在陕西、四川多地为官,清正廉明,以“视民如伤”为行事座右铭,以教育启民,创办学校;以实业办教育,开办火柴公司;兴办职业教育,设立幼稚园,女婴教养所。

尹公于1942年10月22日病故。商洛中学在建校110周年之际,塑造了一尊尹公中年的半身铜像,立于校园仲锡广场,以作纪念。

全站热点
碑林区召开“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碑林”迎检工作专题会

2020-05-06 22:50阅读

咸阳市学校春季学期收费标准公布

2020-05-06 10:11阅读

紫阳市场监管局四个坚持保障“五一”期间特种设备安全

2020-05-02 15:03阅读

市运管处魏林涛荣获宝鸡市“五一劳动奖章”

2020-04-30 08:30阅读

打通供应链销售链稳增长 招大引强培育产业集群 ——访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云钊

2020-04-28 12:05阅读

周至县生态环境局开展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2020-04-26 12:22阅读

市第十五党代表小组到王石凹街道开展驻室活动 张耀民带队

2020-04-24 09:1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