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记者刘虹
12月3日,华州区赤水镇小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草莓大棚内,南吉村贫困户刘毕肖正在整理草莓叶子。她的四棚草莓这两天已经上市,以每斤30元的价位卖给一些水果店,预计每棚可为家庭增收8万元。
刘毕肖的草莓大棚是今年5月才承包的。据了解,今年以来赤水镇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把培育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助推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千方百计盘活多年来小涨社区因多种原因造成的闲置大棚,进行投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改造,使这些大棚重新利用起来。通过集体股份合作社,统一管理,统计技术的方式,建立以特色果蔬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规模化种植,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目前共有大棚386个,其经营方式分为“镇党委+村集体经济”、“镇党委+村集体经济+公司”、“镇党委+公司+贫困户”、“镇党委+公司+移民户”、“村党支部+自主产业”等五种途径。现种植有普罗旺斯西红柿、草莓、甜瓜、大棚桃、戴安娜番茄等特色农作物。赤水镇副镇长张鹏说:“赤水镇以盘活小涨社区大棚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变废为宝,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产业发展之路。园区可覆盖8个村527户贫困户,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330多人次。刘毕肖的大棚草莓就是小涨社区集体大棚产业中‘村党支部+自主产业’经营途径的有效实践。刘毕肖5月承包大棚,8月种植草莓,短短4个月就见到效益,预计为家庭可增收30万元。由此可见,盘活小涨闲置大棚,是赤水镇助力脱贫攻坚,壮大集体经济兑现产业分红,扩大群众务工渠道,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一项有效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