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沈奕君 陈力)10月24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时长4分钟的报道《贫困村里的红黑榜》,介绍了平利县通过红黑榜道德评议的新民风建设入手,破解精神贫困,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从而立足实际发展产业,使精准扶贫更加有力有效。
扶贫先扶志,有志事竟成。在平利县双杨村,一幅红黑榜下活了一盘棋,让贫困村变了模样。在脱贫攻坚战中,平利县把道德评议与脱贫攻坚重点难点工作紧密结合,以新民风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扶贫扶志八个一工程,即组建一支我们的新民风暨扶贫扶志村村讲宣讲团,建立一个民风积分爱心超市,悬挂一个新民风中国结,赠送一套脱贫攻坚大礼包,每季度开展一次道德评议,公布一次善行义举榜,评选一次脱贫自强标兵,组织一台扶贫扶志文艺演出,激发贫困群众思想动力、精神动力、增收动力,使村民树立起勤俭持家、自立自强、脱贫光荣的理念,实现由背着走、扶着走向跟着走、自己走的转变。
2019年,该县已累计开展道德评议310场次,公布红黑榜280次,评选正面典型298人,帮教转化75人。建成运行民风积分爱心超市89个,把道德评议结果与民风爱心积分挂钩,定期开展积分兑换。围绕新时代新思想、脱贫政策、新民风主题,编排《脱贫山歌路上挑》《十谢共产党》《懒汉脱贫》等扶贫扶志文艺节目,深入镇村巡回演出200余场次,提升了群众新民风建设知晓率、满意度。制作新民风文化墙220面,建立村级家风馆5个,挖掘优秀家规家训1万余条,印发张贴新民风训言年画、挂图、挂历、画册20000余份,新民风一牌式管理覆盖48个示范村、8000余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