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30日,延安市共摸排和收集线索2061件,已查结1569件,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36个,恶势力犯罪团伙58个,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近2.16亿元。5月31日,在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延安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上,延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扫黑办主任鲁志华介绍道。
据了解,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公安机关对构成涉黑涉恶犯罪立案侦查433件,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26起,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953人,收缴涉案枪支3支,子弹91发;检察机关累计批捕涉黑涉恶案件66件236人,起诉37件158人;审判机关一审判决15件94人,二审判决2件29人,经审理后认定涉黑涉恶案件7件55人;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党员和公职人员涉黑涉恶问题162起,处理19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53人,移送司法5人。
今年以来,延安市持续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动员工作,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宣传走访动员活动,中省市主流媒体刊发稿件2474篇,各类自媒体发稿2518件,印发扫黑除恶应知应会手册20余万册,举办宣讲会1千余场次,2019年第一季度群众对扫黑除恶知晓率达到98.06%。
此外,延安市还健全完善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双向移送机制,坚持一案三查,对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和保护伞查处情况每月梳理一批、交办一批、督办一批、查办一批、通报一批。2018年以来,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62件,处理19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53人,涉及充当黑恶保护伞问题4件4人。
在专项斗争深入推进中,各县区各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出一些具有本地区本部门特点、富有成效的经验做法和工作亮点。鲁志华说,延安市率先推行线索摸排签字背书制度,各乡镇(街道办)书记、派出所长对辖区涉黑涉恶涉乱线索实行签字背书和双向承诺,既对上级承诺又对群众承诺。另外,在省上确定的涉黑案件保护伞查处情况签字背书的基础上,将签字背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所有恶势力集团、团伙案件。
同时,在全省率先开通延安市公安局局长线索举报专用微信二维码后,各县区公安局长也相继开通。公安局长直接受理举报信息,打造扫黑除恶线索征集直通车,打消了群众害怕泄密、不敢举报的顾虑,提高了线索收集的安全性、便捷性和时效性,开辟了侦查办案、深挖彻查黑恶势力的新途径。并且,建立督导组领导包抓责任制,督导组三年内固定包抓2-3个县区和若干成员单位,定期开展调研督导工作,对所包县区、部门整改成效回头看,限期整改定期通报。
鲁志华表示,下一步,延安市将继续紧盯涉黑涉恶重大案件、紧盯黑恶势力经济基础、紧盯黑恶势力背后关系网保护伞,全力推动延安市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记者 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