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市公安机关全面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系列报道之一

2019-05-22 13:07  延安日报

护航发展显担当

市公安机关全面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系列报道之一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高规格、高质量、高站位推进,在全市公安机关迅速掀起优化营商环境热潮。在全体民警动员大会上,市政协副主席、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邱祖满对全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新一届延安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立了由市公安局一把手挂帅的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局党委会、党委扩大会、全体民警动员大会以及现场办公会,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全局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部署安排工作,扑下身子解决现实问题,稳步有序推进专项工作。

公安窗口单位民警正在为群众办理业务

公安窗口单位民警正在为群众办理业务

出台系列举措,让便民惠民制度化、具体化

现在,我是合法的延安本地人了!刚刚拿到新户口本的李先生打趣地说道。

在窗口提交相关材料后,只过了一分钟,李先生就领到了新的户口本。李先生是榆林人,4年前来到延安做生意,后来在这里结婚定居。为了孩子以后在延安上学,李先生准备把户口迁到延安。

本来以为要回榆林的老家,然后再到延安,来回跑好几趟才能办好这个事儿,没想到在延安一个窗口就解决了全部问题,确实给我们老百姓提供了便利。李先生惊喜地说道。

李先生的惊喜得益于26条的出台。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2018年,市公安局结合职责任务和本市实际,制定出台《延安市公安局优化营商环境26条措施》(简称26条)。内容包括放宽人才落户条件、减少户口迁移办理环节、简化户口审批权限、规范许可备案管理、对外籍人才提供签证和居留便利、实行消防审批容缺审查、大力推行公安业务网上办理、依法打击整治涉企违法犯罪、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察等。

今年,市公安局在细化落实26条的基础上,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延安市公安局保障和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20条措施》,再推一批便民利企服务措施,力争实现最多跑一次。

系列措施的出台不仅为全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遵循和指导,也为来延投资的企业家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接受采访时,不少企业家深有感触地表示,在延安的这几年,能明显地感受到这里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市场秩序越来越健康,工作人员越来越热情,企业发展的信心越来越足。

公安局长现场办公,解决小微企业糟心事

延安京彩商贸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军没有想到,自己向市公安局反映的小微企业送货难的问题,会引来市公安局局长专程调研并现场办公。而这一切,在今年3月份真实发生了。

王军所在的公司每天要用小货车配送货物上门,但运送的冰箱、床垫经常会超高超宽(大中型货车居民小区不让通行),上路时常怕被交警处罚,苦恼之际,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向市公安局领导求助。王军反映,像他这种情况在周边的商贸、家电等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一方面是冰箱过高(不能平放),床垫过宽,送货车又不能太大;另一方面上路又违反交通法规,怕被处罚,成为经营过程中的烦心事、糟心事。

今年3月15日,邱祖满带领交警支队、指挥部相关负责人,来到京彩商贸有限公司,实地走访企业,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小型物流企业送货难的办法。

走访组实地查看了出货车辆,测量了冰箱等货物,证实了王军反映的问题属实。在了解情况后,邱祖满说,感谢大家积极反映问题,更感谢大家对市公安局党委和公安机关的信任。他要求全市公安交管部门要举一反三,设身处地为企业主考虑问题,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惠企便民弹性政策,着力扶持帮助小微民营企业发展。

交警部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秩序管理工作措施的补充通知》,明确规定:对配送轻微超高、超长、超宽的不可拆解的电器、家具等物品、器件的车辆,在市区通行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情况下,只纠违、不扣证、不处罚;除单行车道等明令禁止停车的路段外,对城市配送车辆,短暂停留不影响道路通行等违法行为不抓拍、不处罚;对查获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轻微交通违法,不滞留、不处罚、不扣证。同时,综合考虑城市运输、配送需求、城市道路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规划限禁行区域、时段和停靠区域,并引导市区运输配送企业开展夜间配送、错时配送、分区域配送、分车型配送等措施,进一步消除运输车辆以及有需求的商贸、物流企业的通行停靠障碍。

在局党委的带领下,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转变理念,主动从企业视角探计施策,通过局长二维码局长信箱、走访小微企业、发放调查问卷等办法,充分收集影响营商环境的堵点、痛点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收集企业意见建议132条,形成专题调研报告5篇,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90余件。

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为民服务全国典范

户籍、出入境、交管等公安机关的窗口单位,是新区为民服务中心里最热闹的区域之一,高峰时每天办理业务的群众达到数百人。

记者在窗口单位看到,值班民警身着干净整洁的制服,不厌其烦地为群众解疑释惑,麻利熟练地操作电脑办结业务来窗口办事的群众,总会被民警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耐心的解释所感染。

公安窗口单位是公安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展示公安机关形象的光荣职责。一方面,群众对公安队伍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和窗口单位民警以及一线执法民警打交道时留下的印象;另一方面,市委书记徐新荣多次指出,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从干部作风抓起。这两点都与市公安局提出的打造一流公安队伍,争创为民服务典范的总目标不谋而合。

为了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市公安局在去年年底出台《延安市公安机关文明形象规范》,从语言、坐姿、站姿、举止、神态、声量等诸多方面逐一规范民警言行,要求服务岗位的公安民警在工作中要做到问有所答、来有迎言、走有送语;在工作中严禁出现他不在,明天再来我不知道,这事儿别问我警察又不是为你一个人服务的等不文明语言。

对全市公安窗口建设做了进一步规范,要求窗口设置要合理,标识标语要醒目,物品摆放要整洁,便民设备要配齐,制度流程要上墙。

开展全警集中轮训,优先培训窗口单位民警,考试合格通过才能上岗服务,确保窗口服务民警成为创建文明城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张亮丽名片。

落实公安放管服改革政策,简化优化工作流程,倡导马上就办,今事今办,特事特办,办就办好服务理念,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推行一站式一窗式服务模式,开辟自助式全天候服务区域,推行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实现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工作目标。

市公安局还创新推行警车招手必停、开展一警一好人好事活动,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嵌入到公安执法服务的各个环节,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极致,于点滴细微之处树立公安民警文明公正的执法形象,形成辐射效应,带动全市各行业积极行动,全面优化全市营商环境。(记者 王强 程浩楠)

全站热点
王益区开展科级帮扶干部培训为脱贫攻坚鼓干劲

2019-05-22 10:04阅读

端午节气将至 泾渭街道麦里金党支部座谈议工作

2019-05-21 17:09阅读

以“读书”为桥梁 谱写碑林文旅新篇章 中外游客穿越时空体验传统文化

2019-05-20 18:51阅读

区委召开秦岭北麓峪口保护站及摆渡停车场建设工作专题会

2019-05-18 20:30阅读

长安区政协召开2019年文史工作会议

2019-05-17 12:30阅读

延安市全面开展信息公示双随机抽查 企业信息公示抽查公示率达到100%

2019-05-15 21:06阅读

莲湖区集中收看《每日聚焦》 连夜整改曝光问题

2019-05-14 18:4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