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兴民)清明小长假即将到来,气温升高,春暖花开,是扫墓祭祖、踏青出游的大好时机,为确保广大市民游客扫墓、踏青、旅游安全顺利,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协提示,市民朋友们要理性选择、文明出游,合理安排出行方式,警惕以零负团费、超低价旅游宣传招徕游客的陷阱,避免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文明祭祀。倡导市民自觉摒弃不文明的祭祀方式,采取“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绿色、环保的方式祭奠逝者,变注重实地实物祭扫为注重精神传承。要告别陋习,不焚烧纸钱冥物,不使用不易降解、污染环境的祭祀用品、不违规乱放鞭炮,当文明祭祀的先行者。同时,倡导市民安全祭祀,防止灾患。要加强防火意识,不在路边、河边、广场、树林、草坪等公共场所焚烧冥币、香蜡及设置祭祀用品,保证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进行。
出行须知。清明节既是祭祀扫墓的高峰,又是游山玩水踏青的好时节,因此,在加强错峰出行意识、谨防踩踏事件、火灾等危险因素的自我防范外,应在出行前及时关注旅游、气象、交通等有关部门发布的出行提示。自驾车祭祀、踏青,应将车辆就近停放在墓区、景区停车场,步行前往,并提前安排好出行时间和路线,熟悉车况和路况。
消费提示。无证无照、零团费、低价等旅游团要谨慎选择,要仔细阅读旅游合同,明确自身各项权益;“三无产品”切勿购买,一旦误购要及时举报;无明码标价店,消费需谨慎,出现“天价”要及时投诉。
“诗和远方”再美,也别忘了理性消费。购买商品注意索票索证,防止发生纠纷;不要盲目听信商家推销,避免冲动消费。在旅游行程中发生问题解决纠纷时,应理性维权,不宜采取拒绝登机、登船、登车等过激行为扩大事态或激化矛盾。正确的做法是:一方面积极与导游、领队或组团社协调沟通;另一方面注意取证,收集保全相关材料。如纠纷一时无法解决,待旅游行程结束回程后,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或有关部门进行咨询、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