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甜)今年以来,铜川市信访工作按照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的要求,细心谋划、精准发力,创新“五化”工作机制,对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和“321”攻坚战建立工作任务清单,以任务清单为载体,全过程量化任务、细化要求、落实责任、督查推进、考核评价,取得阶段性效果。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开展以来,中省信联办交办我市办理的重点事项12件,其中国家信访局交办5件,按期办结率100%,息诉罢访率40%;省信访局交办7件,按期办结率100%,息诉罢访率85.7%,位于全省第二名。市、区县排查67件,按期办结率100%,息诉罢访率87%。“321”攻坚战开展以来,累计排查328件,应化解154件,已化解128件,化解率83.1%。
一是工作项目化,制定施工蓝图。把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和“321”攻坚战当做一个建设项目,用抓项目建设的理念谋划安排,管理实施,对每项工作任务制定“施工蓝图”,精准把握工作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明确总体要求和阶段目标,明确承办单位、科室(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倒排工期,优化路径,精心“施工”,确保按期“竣工验收”。分别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4个专班,对每个项目、工程、任务建立责任清单。要求各级各部门坚持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建立健全目标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组织保障等体系,层层抓好落实,确保每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二是任务数字化,量化指标体系。按照“总体目标—单项工作—具体工程—任务清单”的路径,对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和“321”攻坚战划出路线图和时间表,逐层次细分成多个具体任务,直至不能再细分。对中省交办12件重点案件和市、区县自排的67件重点案件,按照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问题、重点人员“四大重点”分类建立台账,逐人逐件确定“任务清单”,对每一件交办重点案件的序时进度、完成时限、完成效果、督查节点、考核结果等进行定性、定量,促使每项工作任务便于记忆、便于督查、便于考核。结合信访工作实际,建立了重点时期“周清单、月通报、月推进”和平常时期“月清单、月通报、季推进”机制,定期通报阶段进展情况、总结经验做法、分析存在问题、列出下一阶段任务清单。形成了信访矛盾化解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三是落实责任化,层层传导压力。对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和“321”攻坚战的“任务清单”中所列的每项工作任务,明确具体落实的单位、科室和具体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建立了重点案件“三级三审”制度,对每件中省交办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重点案件,实行责任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县级包案领导三级审核;对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实行乡、县、市三级审核;对已经办结的拟呈报、录入信访事项,实行市信访局责任科室、分管领导、主要领导三级审核。对中省交办转送件实行提级审查制度,在群众满意度评价工作中实行“两见面一评价”制度,对办理、送达、群众满意度评价等各环节全程参与和督办,做到依职履责,失责追责。
四是督查常态化,强化跟踪问效。印发了《铜川市信访督查督办实施方案》,建立联合督办机制,对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和“321”攻坚战的工作落实情况明确专人负责督查,对照年度、季度、月份工作任务清单各个时间节点的目标要求,灵活采取自查报告、随机抽查、暗访督查、挂号督办等方式,实行按节点督和按期限督相结合、自己督和他人督相结合、现场督和电话网络报送督相结合、联合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重点时期督查和平常时期督查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常态化督促检查,督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强化跟踪问效,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五是考核制度化,突出结果运用。把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和“321”攻坚战均纳入信访工作考核范围,印发了《铜川市信访信息报送考核制度》《铜川市网上信访工作考核制度》两项考核制度,建立信访强度系数考核体系,同时把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答复、送达、信息录入、督查督办、复查复核“七个环节”全部纳入考核,对信访事项规范化办理情况进行按月抽查通报,及时运用考核结果,层层传导压力,不断夯实责任,突出考基础、考化解、考日常,真正做到考核月份互通共用、年度共享联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