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商洛市防汛抗旱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2018-07-20 09:07  商洛日报

(李浩存)为加强防汛安全管理,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从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入手,不断严格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使我市防汛工作逐步进入了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组织机构健全。市、县区均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镇办、村成立了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固定专人办理防汛抗旱业务。目前,镇办、村落实防汛工作人员1442人,其中专职159人,兼职1283人。

工作制度完善。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商洛市重大防汛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办法》,市防汛办制定了防汛值带班、职工请销假、学习、财务管理、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及预案审查审批报备等6个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单位内部管理。

处置程序规范。通过明确天气预报、雨、水、库、险、灾情信息请示报告程序,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

度汛预案到位。近几年通过对重点部位预案不断充实完善,使预案更可行,更加具有操作性,而且结合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的实施,编制了镇办、村防汛应急预案,全市共编制预案4060部,做到了预案全覆盖,为应对突发性汛旱灾害提供了依据。

专家履职尽责。市、县区均成立了防汛抗旱专家组,市防汛抗旱专家组由市直有关部门17名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组成,并在汛前召开了第一次专家组会议,对2018年汛期防汛抗旱形势进行了预测会商,为防汛抢险、抗旱救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设施保障有力。市、县区防汛办不但安装专用电话24部,还安装配备传真机17台、计算机60台,接通了网络,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网络运转高效。为及时、准确监测汛情,科学指挥防汛工作,我市建成了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会议系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包括天气、雨情、水情、库情、重点城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尾矿库、墒情、应急管理、预警发布10个模块。可适时采集防汛系统130处雨量(水位)站点信息,并共享水文系统340余处雨量(水位)站点信息,基本实现了雨、水情监测全覆盖;会议系统可随时与县区、镇办连线会商,使行政首长决策指挥更及时、更科学。

全站热点
红庙坡街办组织召开“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暨铁腕治霾工作推进会

2018-07-19 20:46阅读

省政府督查组来铜督查国务院重点督查事项落实情况 周和斌带队 严维佳出席汇报会

2018-07-19 09:10阅读

长安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治安管理处罚法》执法检查

2018-07-18 11:26阅读

暗访问题“回头望” 大部分已进行整改个别问题仍存在

2018-07-17 03:10阅读

市发改委多措并举培育市场主体

2018-07-15 08:06阅读

“三变”改革添活力 军台岭村变景区

2018-07-13 09:06阅读

临潼供电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第12次集中学习

2018-07-11 20: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