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他造的模具连续十几年无返修——访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师霍威

2018-04-25 11:45  宝鸡日报

本报记者张晓晔

作为一名70后,霍威已经在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工模具车间当了23年的模具钳工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踏实认真、执着奉献,书写着成绩与荣誉。

20岁进厂,每天围着这些笨重的机械,趴在堆满零件和图纸的工作台上,霍威发现看似冰冷的机械竟能加工出精细光滑的零件,这其中隐藏着太多秘密。于是,跟着师傅一路摸爬滚打,爱钻研的霍威很快找到了钳工的乐趣,也正是托了兴趣的福,让他在工作中飞快成长。2007年,霍威在全省技能大赛中获得“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之后又两次获得“陕西省技术状元”称号;2011年,他从普通技工晋升为高级技师;2014年又获得了高级技师中的最高荣誉称号——“陕西省首席技师”;2016年,以他名字命名的“霍威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除了这几十项荣誉外,更让他感到自豪的是,还先后参与了公司为“嫦娥探月工程”“东风系列导弹”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提供的继电器相关部件的模具研制和开发工作。

制造模具是公司生产中最基础但又十分关键的环节,模具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精度和质量,好的模具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为公司增收节支。30年前,公司从德国进口了一台罩子级进模生产线,这个大家伙给众人的感觉不仅“神秘”还很“自大”,用它加工零件就必须用配套的德国进口材料,否则它就“罢工”。不久后,进口材料因为各种原因买不到了,这台设备也就闲置了下来。2016年8月,公司决定把这个大家伙交给霍威,由他带头修复,让这台德国生产线用国产材料加工出产品。“这台机器虽然放了30年,但因为它的设计理念和制造习惯与我们国产的有很多不同,所以陌生而神秘。”霍威说,那段时间,他们将几十种修理方案逐一排查,在0.01毫米间寻找最佳契合点,反复调整参数,但加工出来的产品总是破损的,没人知道哪个参数适合它,也没人知道哪个方案能彻底攻克它,只能一丝一丝、一遍一遍地试,过程枯燥得几乎让人崩溃。历经一年的摸索,这个德国大家伙终于被“降服”了,霍威还在它身上找到了制作级进模的诀窍,把一个模具一次只能加工一道工序的老套路,变成了一个模具一次可以完成数道工序的新方法。现在,在工模具车间的这台大家伙上,用的就是霍威制造的级进模。

在霍威身上,每一项钻研与突破都体现着追求创新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些年,霍威制造的模具质量一直是工模具车间的佼佼者,大多数使用寿命超过了一千万次,并连续十几年保持着无返修记录。霍威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干好钳工不仅要能吃苦,还要多动脑子,不断挑战难题才是解决工作枯燥的唯一方法。霍威还不断将自己琢磨出来的新方法及新技术分享给其他钳工,引发了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探索的热潮,全面提升了整个车间的技术水平,也为公司在发展中增强了人才的储备。

全站热点
周至:杨向喜看望慰问受训民兵

2018-04-25 09:32阅读

临潼区顺利迎接陕西省语言文字工作专项督导

2018-04-24 15:42阅读

周至:杨向喜到马召镇群三兴村住村 召开“板凳会”研究农作物低温冻害救灾减灾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2018-04-23 18:11阅读

清油河镇创业担保贷款促产业发展

2018-04-21 12:19阅读

临潼区政务中心对新进驻部门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2018-04-20 10:20阅读

打造汽车零部件“园中园” 建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访市人大代表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管委会主任程晓儒

2018-04-19 08:45阅读

未央:真诚服务群众,不让距离成为爱心壁垒

2018-04-17 15:4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