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潼关讯(通讯员孙雨辰王荣记者姚二曼)近年来,潼关县坚持为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亮“红灯”,为新能源产业开“绿灯”,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沃土”,让潼关在绿水青山中实现经济发展的提质增量。
中广核陕西潼关风电项目北临黄渭洛三河交界,位于黄土台塬地区,地势开阔,风能资源丰富。根据2015年县气象台气象数据显示,潼关县85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为每秒5.5米。为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2017年6月该项目在潼关落地,是全市第一个风力发电项目,同时也是市级重点项目,项目共计划安装38台2.0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合计装机76兆瓦,总投资5.86亿元。项目通过自建110千伏升压站及送出线路,接入南塬变电站。项目建成后,机组满负荷运转每小时可发电7.6万度,年发电量约1.4亿度,全年可实现产值约8800万元,可减少大气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8万吨。同时,这些风机与所处的岳渎阁景区、十里画廊·慢游潼关融为一体,为潼关的经济注入一股绿色能量。
据了解,潼关县今年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共71个,总投资15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1.09亿元,其中列入市级重点项目14个,总投资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亿元。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全县还将建设总投资4.05亿元的华润潼关港口风电项目,为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型能源产业、优化工业结构、推动潼关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