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衡俊昌
宁强县巨亭镇紧紧围绕扶贫工作提质增效,不断强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扎实推进扶贫工作,镇村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工作落实明显加快,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主动作为,实干为先
“现在镇上干部作风真是太好了,为了鼓励大伙发展产业,经常到这泥巴地来和我们一起干活。”作为村上选聘到食用菌地基的管理员,该镇流溪沟村贫困户周天林感慨道。连日来,走进巨亭镇的田间地头,镇村干部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激情、干净、超越”主题作风建设为契机,主动转变思想观念和身份角色,由之前被动“推着干”,转变为现在主动“抢着干”的新局面、新态势,积极带领贫困群众共同参与到产业发展建设中,用空前的激情和干劲,投身到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一个个奔波在扶贫一线的身影让人感慨,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小事让人动容。
截至目前,镇村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379户,协助解决发展问题200余个,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政策宣讲率达到100%,培训贫困户产业技术1500余人次,解决贫困户公益性岗位40余人。
直面问题,立行立改
“班子不团结、不作为,不敢斗真碰硬,遇到事情不是绕着走,就是和稀泥,扶贫资金使用情况长期不公开,群众意见大,那就是你们的问题!”在全镇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会议上,镇党委书记陆翌点名批评了部分村干部。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是巨亭镇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巩固脱贫成效的有力举措,镇党委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已经实现常态化。近年来,全镇累计进行镇村干部廉政谈话30余次,完善了公务用车制度、廉政灶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17项,制作廉政警句牌27面、廉政文化墙40面,开展项目建设、惠农政策落实、脱贫攻坚等专项检查14次,完成纪检信访案件查办21件,立案查处6件,党内警告处分6人,警示训诫8人,督促各村完成党风廉政或纪律作风方面问题整改48条,完善村级事务管理、公开制度11条。
“现在村上什么事情都能主动公开,大事小事都是按制度办,修路挖渠也是商量着来,村干部说话、做事都客客气气,还邀请我们监督他们工作,风气真是不一样了!”马三庆作为马家湾村的群众代表说起村上的变化,一脸的骄傲。
团结协作,提质增效
“村上的沙石土质符合天麻种植条件,我去请技术员购买种子。”村支书肖显华说道。“我觉得可以动员周围的移民搬迁贫困户来务工。”第一书记梅扬也提出建议。
“河坝里的土地平整,明天我就带人去弄!”村主任赵文浩说完就去联系推土机师傅。
夜已经深了,曾家河村委会的灯还亮着,村干部还在讨论着全村2018年产业扶贫规划和分工。
这样的场景在巨亭镇各村屡见不鲜,在全镇转作风提效能、大力落实产业扶贫任务的氛围下,各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规划,合理分工,团结协作,狠抓落实。流溪沟村羊肚菌产业扶贫基地、巨亭沟村贫困户土鸡养殖园、黑水村扶贫水务公司、曾家河村移民搬迁户产业园……因村施策,一村一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本地特色产业高度融合,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作风的转变让脱贫步伐明显加快、贫困户收入明显提高。
今年,全镇新(扩)建产业园11个,发展食用菌380万袋,养殖生猪4000余头,土鸡2万多只,种植中药材3000多亩,核桃5000多亩,魔芋1500多亩。同时,探索出“庭院经济”和集体经济同步驱动,“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管理”的脱贫模式,有效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