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文化厚土自然成为文学沃土——访文学评论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

2018-03-18 17:33  宝鸡日报

本报记者组

“宝鸡是中华民族知来由起新程的地方。”这是日前记者在北京采访陕西籍文化名流时,李炳银的一句莲花妙语。

李炳银是文学评论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多年担任《中国报告文学》主编。作为陕西东府人,他却对陕西西府有着很深的印象。“当年读小说,读到了杜鹏程的名篇《夜走灵官峡》,就知道宝鸡了。十多年前第一次去宝鸡,那时就感觉这里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是知来由起新程的地方。”

说起对这句话的具体阐释,他字字珠玑:

宝鸡是炎帝故里,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周公庙、钓鱼台,这些周文化的名胜都在宝鸡。而且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朝的历史文化影响深远,直到如今;现今,姜太公,我们是看不到了,周公,也只能去参观周公的庙了,但是宝鸡地域上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及上面的铭文,为我们画上了宝鸡历史清晰的来路,尤其是“中国”这两个字,也最早出现在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上,这是“中国”这个概念,最早传于世的证明,更加传递了很多的文化历史信息,对人们走近中华的悠远过去非常有帮助。再从宝鸡的交通地位上来说,宝鸡地处东西南北交通咽喉关口,又是如今“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还有很好的工业基础,为腾飞提供了便利,又有陕甘连接互动发展的机会;加之民间文化,既有浓浓民俗味又有儒雅,还有智慧勤劳、质朴坚韧的民众,相信,宝鸡定会引颈高歌,走向新的光明未来!鉴于文化的丰富性和地位的优势,再加上今天这样一个发展的时代,宝鸡没有理由不实现大发展,终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作为知名作家,李炳银也谈到宝鸡文坛的发展。“宝鸡有这样一方文化厚土,自然也成为文学的发展沃土。之前我们都知道陕西有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这三位重量级大作家,但是这几年各个城市都有优秀的作家走出来。”

说到这里,李炳银很是惋惜地说到不久前去世的宝鸡籍作家红柯,他说红柯是陕西作家第三代的代表人物,全国文学界都对红柯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非常惋惜。

继而,李炳银又欣慰地说,宝鸡的著名作家还有今天我们一起相聚见到的王宗仁先生、温亚军先生;还有以宝鸡青铜器、宝鸡民俗文化为创作题材而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散文家吕向阳,他写的是历史故事,但是,却有着现代的情怀,无论从认识价值来看,还是启示价值来看,都有很好的存在、研读价值。最后,李炳银说,希望宝鸡的作家看中宝鸡的文化积存,用更多的热情把它们创作、展现出来!

全站热点
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未央区纪委传达市纪委监督执纪工作讲评会精神

2018-03-17 18:40阅读

吹响3.15号角 守护消费者权益一一灞桥区食品药监局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食品药品安全活动

2018-03-16 15:58阅读

重庆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范辉政一行到周至县就提高县级财政保障能力进行专题调研

2018-03-15 18:11阅读

车家河村开展环保植树活动

2018-03-14 14:00阅读

灞桥工业总公司党委扎实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

2018-03-13 12:12阅读

周至:“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马召镇召开庆“三八”座谈会

2018-03-12 11:34阅读

莲湖:理思路、强作风、抓落实

2018-03-09 18:0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