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海涛
“宝鸡军民融合产业具有天然优势,未来将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共建共享为路径、以资本合作为纽带进一步拓展融合创新领域,打造形成‘技术研发 +产业资本 +金融资本’的军民融合发展新模式,迅速扩大我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模。”市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名誉会长龙兴元说。
龙兴元认为,宝鸡既是工业大市,又是军工大市,在我省军工装备制造及军品配套零件加工方面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以秦川机床公司为例,自2009年以来,秦川机床共承担、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67项,其中涉及军民融合领域的就有20余项,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3亿元,不但实现了专机类产品在军民融合领域的示范应用,更体现了这家公司在军民融合方面走出了用自有装备向下游延伸发展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发展新道路。
龙兴元认为,现阶段宝鸡军民融合产业的瓶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其二,传统军工企业数量多,但周边配套企业欠缺;其三,企业间合作多为承接项目,知识产权保护和权益分配的协调不够;其四,有一定的产融结合意识,但实践不足。因此我市在军民融合领域还缺少一个功能齐全、定位准确、优势明显的资产运营平台。未来我市相关企业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合作模式,提升融合层次,加快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扎实推进我市军民融合产业的稳步高质量发展。